以下为《生态学概论课程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生态学概论课程心得
生态学,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为: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9世纪初叶,现代生态学的轮廓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人类所关心的农业、渔业和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环境卫生等问题,推动了农业生态学、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和媒介昆虫传病行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生态学发展的历史,我爱历史,我从中看到了生态学的成长,它一步一个脚印终是成长到了如今这样庞大的学科,自然无穷,它从自然中来,又归于自然,它自然也是无穷的,生态学是一门充满活力,无穷无尽的学科,我想应该没有人不爱它。
生态学的意义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规律,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革命后,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矛盾越发突出,我们第一节课程中就了解到了人口暴增,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十大生态环境问题,学习基本生态问题,为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是我们的责任,即使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也不应该让问题因为我们的无知变得更糟。
我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学问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生态价值观,培养美丽中国、宜居地球的决策者和建设者。生态学在应付全球变化挑战、改善天人关系、惠荫人类福祉、推进地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贡献巨大。仍然记得老师在第一节课中讲到的,问我们觉得学校为什么要让生态学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老师后来给解释了,方才觉得学校的思虑与格局。
至于师资力量,我想我们的生态学一定不错,毕竟有基础,生态考察类绝对不弱,所以我对我们学校开展的生态学概论课程很有信心,但是,我实在没想到我们的师资力量还真是出人意料,老师们不仅理论知识过关,还进行多项考察实践,实践知识也同样丰富,x老师曾多次在讲课过程中穿插讲述他曾进行的考察,神农架大九湖湿地,西双版纳等地,他叙述的有趣极了,学长学姐跟随他科考晒黑,中暑,被蝎子咬等事被他拿来调侃以便督促告诫我们学习知识要扎实。
学习了我们的课程,第一收获当属心境的改变吧,从前总觉得世界上那么多人,多我一个每天空调开得超低的也不会多啊,难道世界会因为我而灭亡吗?别开玩笑了,世界上那么多人,难道世界会因为我的一点环保,世界环境问题就结局了吗?
但是,现在总是,网购时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地需要,免得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白天不必要的时候关掉原本开一整天的灯;将原本会扔掉的各种打印了单面的A4纸收起来打草稿......
我想,世界上那么多环保卫士,多我一个还是少啊,难道就因为我个体的渺小,我造成的伤害就可以免除吗?世界问题确实不会因为我的一点小举动而解决,但难道不会因为我的一点点贡献而改善吗?谁又能保证不是拥有我先前那种思想的人的持续“贡献”而让环境变得更糟的呢?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学习我们生态学概论课程的另一收获是,我有了另一双眼睛看见了世界,它给了我们另一个角度去看自然,此前从不觉得操场上的一株蒲公英有什么特别,后来老师提及才察觉,原来操场上的蒲公英总是单株单株的存在着,那是因为他们的习性,好似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生物都变得特殊,鲜活起来,从来不是生物没有生命,而是我们从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大家都龟缩到后排去了,老师就一本正经地说到,同学们,等考试的时候你们就看出来了,越是前排的同学考的就越好啊,所以,看前排还有位置,大家可都往前排坐啊,我可不是瞎说,这是有事实依据的。当时同学还在我旁边说,顾老师好可爱啊,我笑着点了点头,但这话没想到还真有用,从此,我也变成了抢夺前排位置的人之一。听我们的生态学概论课程实在是一种享受啊,就是课时稍少了,老师多次提及课时紧张的问题,说好多东西都没法细讲,我颇感遗憾,唉。
生态学概论这门课程实在令我收获颇丰,想起过去的日子,竟然这么快就到了与这么课程说再见的时候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还记得的,爱护地球,建设宜居地球,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生态学概论课程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