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张某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1页例5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与正比例的意义互为对应的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小组学习记录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引出新课
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校园里最高的树是那一棵吗?老师很想知道这棵树的高度大概有多少米,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测量呢?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引入新课:其实我们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好这节课的知识才能正确地测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提炼策略
(一)回顾旧知。
1、出示例5情景图,说一说图意,了解数学事例。
2、你能算出李某某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吗?
3、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4、教师引导:这个问题除了用算术方法解答外,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解法,感知策略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问题,必须知道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们能说一说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吗?(板书:相关联的两种量:水费、用水吨数)
师: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可以在原题用符号的方法来划分,比如用水吨数用符号“○”表示,水费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用列项摘记的方法来划分(板书学习记录卡中的表格)。
2、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
发放学习记录卡(每个学习小组一张)
《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卡
(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请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
相关联的两种量
对应数据
张某某
李某某
?
?
?
?
?
?
(2)分析判断。
从上表可以知道(??????? )一定,所以(?)和(?? )成(?? )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 )和(?????? )的(??? )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如果设李某某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组长组织,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记录员负责作学习记录。
●分析、判断和解答如果有不同想法可以补充。
(三)展示成果,形成策略
1、指定小组到讲台利用投影仪汇报,预设学生的汇报内容为:
相关联的两种量
对应数据
张某某
李某某
水费(元)
12.8
x
用水量(吨)
8
10
从上表可以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设李某某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或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
2、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其它同学结合小组的汇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是补充意见。预设学生可能质疑或补充:
(1)12.8:8和 x:10 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
(2)如果列出的比例是 8:12.8=10:x可以吗?为什么?(可以,因为8:1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评价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如何。
2、前后呼应:今天学习了用比例解决问题后,你打算怎样测量校园哪棵最高的树的高度?
3、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课后测量这棵树的高度,要有详细记录和计算过程。????????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相关联的两种量
对应数据
张某某
李某某
?水费(元)
?12.8
x?
?用水量(吨)
?8
10
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即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解:设李某某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
???????????????
答:……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