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统计学》考核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考核大纲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MM2005
计划学时: 56 学分: 3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 面向专业:管理系各专业
课程负责人:
考核大纲说明
主要考核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应用;进一步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有关经济问题。
本课程主要面向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的考核合格标准应达到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要求。
考核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
考核的方式、要求、标准
本课程以总评成绩为最终考核成绩,总评成绩为百分制,满分为100分。总评成绩由2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如下表。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中的各项目的考核方式、要求、标准分别详述如下:
考核内容
考核目标
占总评的分数
占总评的百分比
考勤
准时到课堂,不影响其他人,准时离开课堂。
10
10%
作业
布置三次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分。
15
15%
课堂表现
考察学生上课听课效率以及回答问题情况
5
5%
期末闭卷考试
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关规章制度组织进行。
70
70%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由四部分组成:考勤按全院统一要求,占总评成绩的10%,即10分;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5%分,即15分。其考核方式、要求、标准分别说明如下:
1. 考勤:***的统一规定考核和记录。迟到和早退15分钟内为迟到,15分钟以上为旷课,迟到3次等同于旷课1次。登分标准是全勤15分,正式请假并批准的在考勤中不扣分,每次上课在MYSISE系统上登记,由系统自动计算。
2. 作业:本学期布置2次作业,每一次作业给出参考答案,根据参考答案和学生做作业的情况,酌情给分。
作业完成情况
评分等级
作业完全正确,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字体秀丽
90-100分
作业有微小错误,按时完成,书写工整
80-90分
作业有部分错误,按时完成,书写工整
70-80分
作业有较多的错误,不能按时完成,书写潦草
60-70分
作业存在严重错误,字体太潦草,态度极不认真
60以下
不交作业
0分
3.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情况
评分等级
上课期间积极回答问题(按回答次数和质量具体评分)
80-100分
课堂认真听讲,不缺课
60-80分
课堂表现不佳(诸如睡觉、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等)、缺课等
30-60分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具体要求和标准如下:
考试内容以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指定的教材为依据制定。教材中有而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未提到的内容均不在考试范围内。考试内容以本考试大纲为准。
期末考试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评分标准。
命题要求:试题形式灵活多样,命题覆盖基本全部教学内容,但试题难度要适中,题量要适当。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时间:90分钟。
试题类型及比例: 单项选择题:占总分的40%;
案例分析题:占总分的5%
材料分析题:占总分的30%
计算题:占总分的25%
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依次为4:4:2。难度区分题比例:占考试总分的20%。
3)考核知识点的范围:
第1章 绪论
学习内容
1.1 统计及其应用领域
1.2 统计数据的类型
1.3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学习内容
1、数据的预处理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4、合理使用图表
第4章 统计数据的特征描述
学习内容
4.1 集中趋势的度量
4.2 离散程度的度量
4.3 偏态与峰态的度量
第5章 统计指数
学习内容
5.1 基本问题
5.2 总指数编制方法
5.3 指数体系
5.4 几种典型的指数
5.5 综合评价指数
第6章 概率及抽样分布
学习内容
6.1 统计量
6.2 关于分布的几个概念
6.3 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
6.4 样本均值的分布于中心极限定理
6.5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6.5 两个样本均值之差的分布
6.7 关于样本方差的分布
第7章 参数估计
学习内容
7.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7.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7.3 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7.4 样本量的确定
第8章 假设检验
学习内容
8.1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8.2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8.3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8.4 检验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第9章 列联分析
学习内容
9.1 分类数据、列联播的概念
9.2 列联分析
9.3 利用SPSS进行列联分析
第10章 方差分析
学习内容
9.1 方差分析引论
9.2 单因素方差分析
9.3 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11章 相关回归分析
学习内容
11.1 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11.2 一元线性回归
11.3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11.4 残差检分析
第12章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学习内容
12.1 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12.2 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12.3 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序12.4 平稳序列的预测
12.5 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12.6 复合型序列的分解预测
有关学生抄袭、作弊的管理
高等院校和任何学术交流都严禁任何方式的抄袭和作弊行为。学生在考试中有任何作弊行为,将***《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处理规定(修订)》条例由教务处给予处罚。
课后练习题样题,考试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年龄 B. 工资 C. 日产量 D. 籍贯
2. 现要了解某工厂的电视机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
A. 两者都是连续变量
B. 两者都是离散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平均数的“平均性”
1994年1月6日,**_*者撰文《平均数掩盖贫困户》。文章反映,在一个户人均收入声称达千元的村里,71%的户人均纯收入不到500元,其中不到350元温饱线的占32%。作者指出,平均数之所以高,是因为村里有6户个体建筑大户的人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所以平均数就掩盖了贫困户。
我们再看看2001年我国某市下岗居民年收入增加的情况。
表2-1 2001年我国某市下岗居民年收入增加情况(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单位:元)
年收入增加(x)
户数(f)
按较小数累计人数
xf
0
3000
3000
0
1000
2000
5000
***
2000
1800
6800
***
3000
1200
8000
***
4000
1000
9000
***
5000
800
9800
***
10000
200
10000
***
合计
10000
─
***
根据上表,如果用算术平均数度量来反映以上资料中万户居民年收入增加情况,所计算的加权平均数结果为3720元。从资料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均值的代表性很不强。因为在万户居民中只有20%(2000户)居民的年收入在3720以上。也就是说还有80%(8000户)居民的年收入低于平均数3720元。之所以户均数这么高,是因为它受到了资料中极大值(200户年收入增加额1万元)的影响。所以,用算术平均数量度计算的这个人均数不能真实、全面地代表和反映绝大多数居民户在2001年收入增加情况。
问题:
结合案例中有关平均数的论述,分析说明算术平均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对于度量2001年我国某市下岗居民年收入平均增加额应采用那个平均指标较为合理?请说明理由。
注:分点阐述,按点给分。
(三)材料分析题
1、化***要分析一种新产品是否受到普遍欢迎,市场部在上海、香港、东京三地针对目标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消费者的评分(表3-2)和分析结果(表3-3)如下。请判断三地目标人群对该产品的看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分),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3分)。(α=0.05)
表3-2
样本\城市
上海
香港
东京
组编号1
66
87
79
组编号2
74
59
65
组编号3
75
69
70
组编号4
79
70
60
组编号5
84
78
49
组编号6
56
88
45
组编号7
55
80
51
组编号8
68
72
68
组编号9
74
84
59
组编号10
88
77
49
表3-3
差异源
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
1532.067
2
766.0333
7.137449
0.003248
3.354131
组内
2897.8
27
107.3259
总计
4429.867
29
(四)计算题
某企业生产一种罐装食品,标准规格是每罐净重350克。根据以往经验,标准差是4克。先***生产的一批这种食品中抽取100罐检验,得到他们的平均重量为351克。
试写出该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3分)
试在(=0.05下检验该批食品是否合乎标准。()(5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D 2.D
(二)案例分析题
1、算术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对称或接近对称的数值型数据(或者不存在极端值的数值型数据);
局限性: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应该采用中位数。因为案例中的数据偏斜程度比较大,中位数适用于偏斜程度比较大的数值型数据。
(三)材料分析题
1.答:四种药剂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分),依据F > Fcrit,或P-Value < α,说明组间变异远大于组内变异,效率的不同主要由于班次不同造成(2分)。
(四)计算题
解:(1) (3分)
(2)
检验统计量:
决策: 在 a = 0.05的水平上拒绝H0。
结论:有证据表明该批果食品酱不符合标准。 (5分)
以上为《《统计学》考核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