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电白中学初中化学组 陈某某
一、教学目标
1.根据酸和碱的性质,能设计出有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
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通过对反应后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实验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等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难点: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表演的小魔术吗?(教师往黑板上贴一张白纸(预先用酚酞溶液写好NaOH),然后请一名学生用小喷壶往上喷氢氧化钠溶液,瞬间鲜艳的大红字“NaOH”跃然纸上。)现在我们继续这个魔术。用小喷壶往红色字迹“NaOH”上喷盐酸溶液,一会儿,红色的字迹消失了,再次喷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的字迹又出现了。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在常见的酸溶液中都存在有H+,而在碱溶液中都存在有OH-,那么你能结合上面的魔术现象推测,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猜想并探究实验】可能反应,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起倒入小烧杯中,搅拌,并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操作要点和安全。)
【问题】
.观察到什么现象。(没有明显现象。)
【反思】
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不能。)为什么?(没有明显现象能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原有的物质减少消失。)
【交流讨论】如何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
【总结与交流】证明无现象反应的发生实验设计思路:
1.证明反应物被消耗(HCl或NaOH被消耗)
2.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讲解】猜写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NaCl +H2O。
基于我们对氯化钠化学性质了解的有限性,如果从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即证明有氯化钠的生成)的角度,证明此反应发生,需要找与氯化钠反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暂还没有学到。如果想证明此反应产物水的生成,也比较困难,因为整个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无法证明水的生成。所以本堂课我们主要从反应物(即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被消耗)的角度证明无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发生。
【讲解】前面我们学习了酸和碱都能和指示剂发生化学反应而显示不同的颜色。我们能否用其与指示剂的作用,证明其被消耗呢?(回忆石蕊和酚酞两种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显色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总结与交流】方案设计可归纳为以下4种。
【实验探究】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案,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操作要点和安全。
【实验分析】方案评价。
方案1:变化现象非常明显;
方案2:视觉上依旧无明显变化,不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
方案3和方案4:理论上可行,但是通过实验发现,最终的紫色不易察觉;
因此,方案1为最佳方案。
【实验演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也可播放实验演示视频)。
【实验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随着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至溶液变为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发生中和反应,减少对头发的伤害,起到护发的作用。
【课堂小结】
1.中和反应
①概念: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碱=盐+水)
②实质: H+ + OH- = H2O。
2.盐: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化合物。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①改良土壤酸碱性;②处理工业废水;
③用于医药卫生;④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略
布置作业:P65页练习与应用1(1)、(3),3、5
六、板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酸+碱=盐+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