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广东专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仿真模拟练(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仿真模拟练(二)
(本部分在学生用书中单独成册)7.某工业废水中含有Hg2+、
Fe3+、Na+、Cu2+等离子,技术人员从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滴管
B.滤渣1的成分中含有三种金属
C.Fe3+可以用SCN-检验,两者反应可生成红色沉淀
D.①②③步操作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解析: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等,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有:漏斗、烧杯、玻璃棒,A错误;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Fe+Cu2+===Fe2++Cu、Fe+
Hg2+===Fe2++Hg,滤渣1中有Fe、Cu、Hg三种金属,B正确;
Fe3+可以与SCN-生成Fe(SCN)3红色络合物,不是沉淀,C错误;由于汞有毒且沸点低、易挥发,故第③步操作要采取防护措施,D错误。
答案:B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B.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
C.糖类、蛋白质、合成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A错误;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棉麻毛丝等都属于天然纤维,B正确;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聚乙烯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错误。
答案:B
9.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装置
序号
滴管试剂
试管试剂
实验现象
①
0.2 mol/L Na2SO3溶液
品红溶液
红色消失
②
饱和Ag2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
0.2 mol/L CuSO4溶液
溶液先变绿,继续滴加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
0.1 mol/L Al2(SO4)3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B.Ksp(Ag2SO4)Ksp(Ag2SO3),故B错误;CuSO4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溶液先变绿,继续滴加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生成Cu2O沉淀,则SO与Cu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Al2(SO4)3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发生了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Al3++3H2O===2Al(OH)3↓+3SO2↑,故D正确。
答案:B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乙烯中含碳碳双键数为0.1NA
B.4.6 g Na与足量H2O充分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1NA
C.0.1 mol MnO2与40 g 36.5%的盐酸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1 L 0.2 mol·L-1 FeSO4溶液与0.1 mol H2O2反应,溶液中
Fe3+数为0.2NA
解析:标准状况下,苯乙烯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4.6 g Na的物质的量为0.2 mol,与足量水反应生成0.1 mol H2,所以生成H2分子的个数是0.1NA,故B正确;0.1 mol MnO2与40 g 36.5%的盐酸加热充分反应,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变为稀盐酸,所以生成氯气的分子数小于0.2NA,故C错误;溶液中
Fe3+水解,所以Fe3+数小于0.2NA,D错误。
答案:B
11.有(a)、(b).(c)的分式均为C5H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符合分子式为C5H6的同分异构体只有a、b、c三种
B.a、b、c的一氯代物都只有三种
C.a、b、c都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D.a、b、c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个平面
解析:符合分子式为C5H6的同分异构体除a、b、c外还有其他的,如丙烯基乙炔等等,A不正确;a、b、c的一氯代物分别有3、3、4种,B不正确;a、b、c分子中都有碳碳双键,故其都与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其都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正确;由乙烯的6原子共面可知a和b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个平面,由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C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一定不处于同一个平面,D不正确。
答案:C
12.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M
B.常见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广东专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仿真模拟练(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