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wangshichao000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30 18:51:3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夜雨寄北》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基础

1. 教材分析

《夜雨寄北》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第二首诗。本单元的主题为想象,所选的课文都是有关想象和思考的题材,《夜雨寄北》正是诗人通过现实境遇来想象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虚实相接。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是诗人对家人浓浓的思念和对家庭团聚的期望。

2. 学情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现代文化的良莠不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都较为匮乏。因此,在进入初中的伊始,老师引导他们深刻体会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是非常重要的。

3.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将会以这首诗的“思念之情”为重点,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 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且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本节课将通过问题分析法、引导点拨法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熟读并背诵诗歌整体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词句精读诗歌,领悟诗歌深长的意味;

3. 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感到苦闷。越发觉得雨又大又冷。

雨之“情”:诗人很难见到自己的家人,心中十分思念,想必此时他的家人也一样思念着他,可谓“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更突出了情之浓。

(4)对于“涨”的理解

“涨”这个字除了表示雨大,秋池水多以外,是不是还包含了作者别的情感呢?

联系一下刚刚所讲的诗人浓浓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涨”是他心池中涨满的思念。

联系他的生平背景:

李商隐(813—858),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受聘于李党王茂元幕府,辟为书记。王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某某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个藩镇之间当幕僚,窘迫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涨”也是诗人一生不得志的郁闷,这里用的比喻告诉我们,似乎秋池涨的不是秋水,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5.小结

本课讲解了《夜雨寄北》的大致意思,重点词句的分析还有诗人的感情。雨会停,但思念不会停。当一千年前的夜雨穿越时空,飘洒在我们心中,也许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6.作业

围绕“雨”,写一篇500字的小短文来抒发你心中不一样的情感。

(五)教学检测与评价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不断提问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发散思维地去思考和想象,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分析,进而体会诗人地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诗歌的感情和意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内容结束后,让学生再次想象当时的情景,回味诗中的美妙之处。

三、附板书设计图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夜雨寄北》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