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7.3.1XXXXX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7.3.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来源 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第三单元第一节,主要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2. 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本节课是前面学习完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知识上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概念,本节课是从实际出发,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认知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习完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一个数字特征------均值.
2.认知障碍: 阅读理解是本节课学生的认知难点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意义和性质.
②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均值.
③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
3.素养目标:
①数学抽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概念
②逻辑推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性质
③数学运算: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④数学建模:模型化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意义和性质
2.难点: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自学新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一、知识要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及其性质
定义: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则称E(X)= 为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
(2)意义:均值是随机变量可能取值关于取值概率的 ,它综合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和取值的概率,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
.
(3)一般地,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那么E(X)=0×(1-p)+1×p=p.
(4)性质:E(X+b)=E(X)+b,E(aX)=aE(X),E(aX+b)=aE(X)+b.
二、知识点的精准理解和深化
问题1.甲乙两名射箭运动员射中目标靶的环数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环数X
7
8
9
10
甲射中的概率
0.1
0.2
0.3
0.4
乙射中的概率
0.15
0.25
0.4
0.2
如何比较他们射箭水平的高低呢?
解析:假设甲射箭n次,射中7环、8环、9环和10环的频率分别为:甲n次射箭射中的平均环数
当n足够大时,频率稳定于概率,所以x稳定于7×0.1+8×0.2+9×0.3+10×0.4=9.
即甲射中平均环数的稳定值(理论平均值)为9,这个平均值的大小可以反映甲运动员的射箭水平.同理,乙射中环数的平均值为7×0.15+8×0.25+9×0.4+10×0.2=8.65.
从平均值的角度比较,甲的射箭水平比乙高.
三、概念的深化与总结
1.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值:
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则称??(??)=
??
1
??
1
+
??
2
??
2
+?+
??
??
??
??
+?+
??
??
??
??
为随机变量X的均值(mean)或数学期望(mathematical expectation),数学期望简称期望.均值是随机变量可能取值关于取值概率的加权平均数,它综合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和取值的概率,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X
x1
x2
…
xi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5×
??
????
+6×
??
????
=
????
??
.
教学环节:小结思考 布置作业
小结:
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的步骤
(1)确定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
(2)写出分布列,并检查分布列的正确与否;
(3)根据公式写出均值.
2.若X,Y是两个随机变量,且Y=aX+b,则E(Y)=aE(X)+b;如果一个随机变量服从两点分布,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均值.
/
作业:
今日积累
写到作业本上:课本P67练习2、3题
阅读新教材67-70页,提炼知识点,填写自学导学案
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7.3.1XXXXX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