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珠算第二单元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1.1传统口诀加减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了解珠算加减法原理,为珠算乘除法打下基础
能力目标
熟记珠算加减法口诀
情感目标
能依据“凑数”和“补数”的关系,利用心算指导拨珠进行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区分并熟记四类口诀加减法
教学难点
珠算加减法原理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讲解传统口诀加减法
传统的口诀加减法共52句口诀。口诀表中,每句口诀的头一个字,表示加数或减数,后面的字,表示拨珠的动作和所拨算珠代表的数。上:表示拨下珠靠梁;下:表示拨上珠靠梁;去:表示拨算珠离梁; 进:表示在左一档上加:退:表示在左一档上减;还:表示在右一档上加
1.“直接加和直接减”举例讲解
2.“补五加和破五减”举例讲解
3.“进位加和退位减”举例讲解
4.“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举例讲解
二、了解珠算加减法原理
1.加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2.减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学生活动】课堂训练:
练习“直接加和直接减”题型
练习“补五加和破五减”题型
练习“进位加和退位减”题型
练习“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题型
总结加减法运算顺序与规则
让学生能对传统口诀加减法有个初略了解。
让学生在举例讲解中,了解珠算加减法原理。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并能很好地完成训练任务。
任务总结
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传统口诀加减法
1.“直接加和直接减”
2.“补五加和破五减”
3.“进位加和退位减”
4.“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
二、珠算加减法原理
1.加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2.减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1.2 无口诀加减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了解并分清“凑数”和“补数”的区别
能力目标
掌握无口诀加减法指法要求能够进行加法运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行总结各类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分“凑数”和“补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补五加和退十补五的减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一、复习珠算基本指法
二、学习“凑数”与“补数”的概念
三、加法运算顺序:由左某某,位数对齐,高位算起;基本法则:靠梁某某,靠框为减。
四、直加与直减:当两数相加时,本档算珠够加,本着“加看外珠(靠框的珠),够加直加”直接从本档中加上加数;当两数相减时,本档算珠够减,本“减看内珠(靠梁的珠),够减直减”的原则,直接从本档中减去要减的数。
五、凑五加和破五减:当盘面上被加数已占去部分下珠,再加上小于5的数,下珠 不够用,需拨上珠,但同时要把多加的数加数的凑数从下珠中减去,这叫做补五的加。其运算要领是“下珠不够,补五减凑;当盘面上被减数大于或等于5时,减去小于5的数,下珠不够减,需拨去上珠,同时加上多减的下珠(减数的凑数)这叫做破五的减。其运算要领“下珠不够,破五加凑”。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直接加和直接减”题型
2.练习“补五加和破五减”题型
3.练习“进位加和退位减”题型
4.练习“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题型
5.总结加减法运算顺序与规则
让学生能对无口诀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知晓无口诀加减法要点。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无口诀加减法运算规则。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复习珠算基本指法
二、学习“凑数”与“补数”的概念
三、加法运算顺序:由左某某,位数对齐,高位算起;基本法则:靠梁某某,靠框为减。
四、直加与直减
五、凑五加和破五减
六、进位加与退位减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2.1 借减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理解珠算的借减法运用范围
能力目标
运算时能够正确选择简捷加减法
情感目标
在运算时能正确使用借减法,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借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借减法的求补规则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复习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一、认识借减法:在连续加减过程中,遇到某一中间结果小于下一笔应减去的数的情况时,调整被减数或减数的顺序进行计算,就会浪费拨珠动作,影响运算速度。在此种情况下,应采用借减法。
二、借减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1)不足就借,即在运算过程中,遇到不够减时,向前档虚借1,再继续运算。(2)能还则还,即当运算到够还借时,须及时还借。(3)借大还小,即某一档虚借1未还,又不够减需再借1,就在未还虚借1的前一(几)档上借,并将前一次虚借的“1”还上,最终调整为只借1。
(4)还清得正,未还得负,即运算完毕后的盘面数分两种情况:一是已还借,答数是盘面数;二是不够还借,答数是盘面数的负补数。(5)求补规则:“前位某某,末位凑十”。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练习借减法中“还清得正”题型
练习借减法中“未还得负”题型
练习借减法中“借大还小”题型
总结归纳借减法的运算规律
让学生能对借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鼓励学生自主归纳借减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认识借减法
借减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1)不足就借
能还则还
借大还小
还清得正,未还得负
求补规则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2.2 补数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理解珠算的补数法运用范围
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
情感目标
在运算时能正确使用补数法,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的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
教学难点
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的区别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认识补数法:在加减运算中,当加数或减数接近10的乘方数或接近整数时,可利用互补、凑整关系进行计算,以减少拨珠次数,加快计算速度。
学习互补关系概念:若A+B=10",则A与B互为补数且A=10"-B(或B=10"-A),利用A与B之间的关系可进行简捷计算。
学习互凑关系概念:若A+B接近一整数时,则A与B极为凑数关系,利用A与B之间的关系可进行简捷计算。
总结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的特点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补数法中“互补关系”题型
2.练习补数法中“互凑关系”题型
3.练习混合题型加深印象
让学生能对补数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知晓相应概念。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认识补数法
互补关系概念
互凑关系概念
四、总结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的特点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2.3 其他简捷加减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了解其他简捷加减法的种类
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其他简捷加减法
情感目标
在运算时能正确使用其他简捷加减法,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的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
教学难点
汇总法在加减混合题中的应用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学习分节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选定个位档(2)先计算第一节的数(3)再计算第二节的数。(4)最后计算第三节的数。
二、学习穿梭法运算方法和步骤:在竖式加减运算中,为避免始终从高位至低位运算的“空手移动”,节约拨珠时间,可采用穿梭法进行,也可用于一目多行计算。
三、学习汇总法运算方法和步骤:减法或加减混合题计算中,把所有减数(或加数)汇总在一起减去被减数(或减数)的运算方法,称为汇总法,此法特别适用于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情况。
四:学习汇总法在减法题中的应用
五:学习汇总法在加减混合题中的应用
六:总结归纳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运算方法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分节法相关题型
2.练习穿梭法相关题型
3.练习汇总法中的减法题型
4.练习汇总法中的加减法混合题型
5.归纳总结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运算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其他简捷加减法的难点。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分节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二、穿梭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三、汇总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四:汇总法在减法题中的应用
五:汇总法在加减混合题中的应用
六: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运算方法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3.1 数字结合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了解珠心算加减法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
珠心算加减法的原理及要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更好的理解珠心算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心算代替部分拨珠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珠心算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认识珠心算:这种算法是以心算代替部分拨珠运算,借以简化运算过程,减少拨珠次数,更加有效地提高运算速度。为达到此目的,应具备一定的心算基础
学习两个数字组合:两个数字组合即两个数字相加并求和,是最基本的心算,有以下三种情况:1.小于十的加2.满十的加3.超十的加
学习几个数字组合:几个数字组合即两个以上的数字相加并求和,由于数字增加,其组合情况有多种,1.相同数:几个相同数字相加,可以乘代加,即用其中一数乘以项数;2.类似相同数:类似相同数是指几个数字中只有其中一个数字不同,求和时,可先将其看成相同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调整其差数求和。3.连续数:几个自然连续数字相加,可以其“中数”乘以项数求和。4.凑十法:几个数字相加,先将能够凑成十的数凑成十,再与其他数字相加求和。5.拆并法:几个数字相加,若其中两数相加之和超十,可将其中一数拆开凑成十,其零数再与其他数字相加求和。6.并双法:几个数字相加,若其中两数相加的和为另一数时,可先将这两数相加再乘以2求和。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两个数字组合相关题型
2.练习几个数字组合“相同数”相关题型
3.练习几个数字组合“类似相同数”相关题型
4.练习几个数字组合“连续数”相关题型
5.练习几个数字组合“凑十法”相关题型
6.练习几个数字组合“拆并法”相关题型
7.练习几个数字组合“并双法”相关题型
8.归纳总结“两个数字组合”和“几个数字组合”运算方法
让学生能对珠心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熟记两个数字组合三种情况。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如何填写各种申请书。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对训练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认识珠心算:
学习两个数字组合:
学习几个数字组合:
相同数:
2.类似相同数:
3.连续数:
4.凑十法:
5.拆并法:
6.并双法: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3.2 一目多行运算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了解一目多行运算法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各一目多行运算法的原理及区别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一目多行运算法,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弃九弃十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一目五行弃双九弃双十法运用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了解一目多行运算法概念及用途:在运算多笔连加、连减混合算时,可采用多行看数,同位计算,用心算求出计算结果,并一次拨珠人盘。由于它能减少拨珠次数,缩短拨珠时间,可大大提高运算速度。
直接法:从高位算起,一次看两(三)行同位数字直接通过心算求和,依次拨珠人盘,直至运算完最后一位数为止,即得到所求的结果。
正负抵消法:在加减混合计算中,可用心算求出几笔同位数的和或差,然后在算盘上直接拨人加数或拨去减数。心算方法:同号相加,异号抵消;抵消之后,正加负减。
先十法:一目两(三)行先十法可分为加的先十法(提前进位某某)和减的先十法(提前退位某某)两种。
弃九弃十法:一目三行弃九弃十法也称一目三行弃九法。它是利用补数原理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亦属于提前进(退)位某某。运算规则是:“高位算起,前位某某:中位某某,末位弃十;够弃加余,欠弃减差。”并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其目的是:减少拨珠(进位)动作,加快计算速度。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简单一目多行运算法相关题型
2.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直接法”相关题型
3.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正负抵消法”相关题型
4.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先十法”相关题型
5.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弃九弃十法”相关题型
让学生能对一目多行运算法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知晓一目多行运算法运算规则。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一目多行运算法运算原理。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对训练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目多行运算法概念及用途
一目多行运算法“直接法”
一目多行运算法“正负抵消法”
一目多行运算法“先十法”
一目多行运算法“弃九弃十法”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4.1 传票运算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了解传票基本运算方法
能力目标
能运用珠算快捷准确地翻打传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传票算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一目两页打法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打法的翻页方式,提高运算速度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传票的种类和规格:1.传票种类与规格:传票按是否装订分为两种:一种是订本式传票,在传票的左上角装订成册,一般在比赛中使用;另一种是活页式传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在银行业使用较多。2.比赛题型:传票题每20页同一行为一题,共110个数字,0~9均衡出现。
传票算的基本功:进行传票算运算,除熟练加减法外,还应掌握找页、翻页、数页等基本功;
传票的摆放位置:为了便于运算,传票应摆放在适当位置,如果使用小型算盘可将传票放在算盘的左上方,贴近算盘,便于看数计算
整理传票:在翻打传票前,首先要整理传票。检查传票是否有错误,如有无缺页、重页、数码不清、错行、装订方向错误等问题,待检查无误后,方可整理传票。即将传票捻成扇形,使每张传票自然松动,不会出现粘在一起的情况。
找页:找页的动作快慢、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传票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翻页:传票算要求用左手翻传票,右手打算盘,两手同时进行。翻页的方法是:左手的食指、拇指放在起始页,小指、无名指放在传票封面的左下方,中指挡住已翻过的页,食指配合拇指将传票一页一页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分,其中横行 20 题,每题 4 分,计 80 分;纵栏 5 题,每题 14 分,计70 分;纵横轧平再加 50 分。
二、账表算的具体方法:1.横行运算:横行运算可采用一目一数计算法和一目两数计算法。2.纵栏运算:账表算纵栏共 5 题,其中加算题 3个,加减混合题2个。其运算方法除采用基本加减法外,还可采用一目一行或一目多行珠、心算结合加减法。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使用一目一数计算法练习账表算
使用一目两数计算法练习账表算
归纳总结账表算打法要点
让学生能对账表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熟记账表算具体运算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总结传票算要点。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对训练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账表算的基础知识:
账表算的题型:
账表算记分办法:
账表算的具体方法:
横行运算:
一目一数计算法
一目两数计算法
2.纵栏运算:
教 学 后 记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珠算第二单元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