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第二单元教案

本文由用户“niuniuba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15 20:44:06 举报文档

以下为《珠算第二单元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1.1传统口诀加减法



教

认知目标

了解珠算加减法原理,为珠算乘除法打下基础





能力目标

熟记珠算加减法口诀





情感目标

能依据“凑数”和“补数”的关系,利用心算指导拨珠进行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区分并熟记四类口诀加减法



教学难点

珠算加减法原理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讲解传统口诀加减法

传统的口诀加减法共52句口诀。口诀表中,每句口诀的头一个字,表示加数或减数,后面的字,表示拨珠的动作和所拨算珠代表的数。上:表示拨下珠靠梁;下:表示拨上珠靠梁;去:表示拨算珠离梁; 进:表示在左一档上加:退:表示在左一档上减;还:表示在右一档上加

1.“直接加和直接减”举例讲解

2.“补五加和破五减”举例讲解

3.“进位加和退位减”举例讲解

4.“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举例讲解

二、了解珠算加减法原理

1.加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2.减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学生活动】课堂训练:

练习“直接加和直接减”题型

练习“补五加和破五减”题型

练习“进位加和退位减”题型

练习“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题型

总结加减法运算顺序与规则



让学生能对传统口诀加减法有个初略了解。

让学生在举例讲解中,了解珠算加减法原理。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并能很好地完成训练任务。



任务总结

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传统口诀加减法

1.“直接加和直接减”

2.“补五加和破五减”

3.“进位加和退位减”

4.“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

二、珠算加减法原理

1.加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2.减法的运算顺序与规则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1.2 无口诀加减法



教

认知目标

了解并分清“凑数”和“补数”的区别





能力目标

掌握无口诀加减法指法要求能够进行加法运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行总结各类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分“凑数”和“补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补五加和退十补五的减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一、复习珠算基本指法

二、学习“凑数”与“补数”的概念

三、加法运算顺序:由左某某,位数对齐,高位算起;基本法则:靠梁某某,靠框为减。

四、直加与直减:当两数相加时,本档算珠够加,本着“加看外珠(靠框的珠),够加直加”直接从本档中加上加数;当两数相减时,本档算珠够减,本“减看内珠(靠梁的珠),够减直减”的原则,直接从本档中减去要减的数。

五、凑五加和破五减:当盘面上被加数已占去部分下珠,再加上小于5的数,下珠 不够用,需拨上珠,但同时要把多加的数加数的凑数从下珠中减去,这叫做补五的加。其运算要领是“下珠不够,补五减凑;当盘面上被减数大于或等于5时,减去小于5的数,下珠不够减,需拨去上珠,同时加上多减的下珠(减数的凑数)这叫做破五的减。其运算要领“下珠不够,破五加凑”。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直接加和直接减”题型

2.练习“补五加和破五减”题型

3.练习“进位加和退位减”题型

4.练习“破五进位加和退位补五减”题型

5.总结加减法运算顺序与规则



让学生能对无口诀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知晓无口诀加减法要点。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无口诀加减法运算规则。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复习珠算基本指法

二、学习“凑数”与“补数”的概念

三、加法运算顺序:由左某某,位数对齐,高位算起;基本法则:靠梁某某,靠框为减。

四、直加与直减

五、凑五加和破五减

六、进位加与退位减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2.1 借减法



教

认知目标

理解珠算的借减法运用范围





能力目标

运算时能够正确选择简捷加减法





情感目标

在运算时能正确使用借减法,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借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借减法的求补规则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复习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一、认识借减法:在连续加减过程中,遇到某一中间结果小于下一笔应减去的数的情况时,调整被减数或减数的顺序进行计算,就会浪费拨珠动作,影响运算速度。在此种情况下,应采用借减法。

二、借减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 (1)不足就借,即在运算过程中,遇到不够减时,向前档虚借1,再继续运算。 (2)能还则还,即当运算到够还借时,须及时还借。 (3)借大还小,即某一档虚借1未还,又不够减需再借1,就在未还虚借1的前一(几)档上借,并将前一次虚借的“1”还上,最终调整为只借1。

(4)还清得正,未还得负,即运算完毕后的盘面数分两种情况:一是已还借,答数是盘面数;二是不够还借,答数是盘面数的负补数。 (5)求补规则:“前位某某,末位凑十”。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练习借减法中“还清得正”题型

练习借减法中“未还得负”题型

练习借减法中“借大还小”题型

总结归纳借减法的运算规律



让学生能对借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鼓励学生自主归纳借减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认识借减法

借减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 (1)不足就借

能还则还

借大还小

还清得正,未还得负

求补规则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2.2 补数法



教

认知目标

理解珠算的补数法运用范围





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





情感目标

在运算时能正确使用补数法,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的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



教学难点

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的区别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认识补数法:在加减运算中,当加数或减数接近10的乘方数或接近整数时,可利用互补、凑整关系进行计算,以减少拨珠次数,加快计算速度。

学习互补关系概念:若A+B=10",则A与B互为补数且A=10"-B(或B=10"-A),利用A与B之间的关系可进行简捷计算。

学习互凑关系概念:若A+B接近一整数时,则A与B极为凑数关系,利用A与B之间的关系可进行简捷计算。

总结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的特点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补数法中“互补关系”题型

2.练习补数法中“互凑关系”题型

3.练习混合题型加深印象



让学生能对补数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知晓相应概念。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认识补数法

互补关系概念

互凑关系概念

四、总结互补关系和互凑关系的特点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2.3 其他简捷加减法



教

认知目标

了解其他简捷加减法的种类





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其他简捷加减法





情感目标

在运算时能正确使用其他简捷加减法,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的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



教学难点

汇总法在加减混合题中的应用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算盘、珠算教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学习分节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选定个位档(2)先计算第一节的数(3)再计算第二节的数。(4)最后计算第三节的数。

二、学习穿梭法运算方法和步骤:在竖式加减运算中,为避免始终从高位至低位运算的“空手移动”,节约拨珠时间,可采用穿梭法进行,也可用于一目多行计算。

三、学习汇总法运算方法和步骤:减法或加减混合题计算中,把所有减数(或加数)汇总在一起减去被减数(或减数)的运算方法,称为汇总法,此法特别适用于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情况。

四:学习汇总法在减法题中的应用

五:学习汇总法在加减混合题中的应用

六:总结归纳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运算方法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分节法相关题型

2.练习穿梭法相关题型

3.练习汇总法中的减法题型

4.练习汇总法中的加减法混合题型

5.归纳总结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运算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其他简捷加减法的难点。

学生通过练习,对本任务进行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



任务总结

1.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对训练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分节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二、穿梭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三、汇总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四:汇总法在减法题中的应用

五:汇总法在加减混合题中的应用

六:分节法、穿梭法和汇总法运算方法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3.1 数字结合法



教

认知目标

了解珠心算加减法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

珠心算加减法的原理及要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更好的理解珠心算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心算代替部分拨珠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珠心算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认识珠心算:这种算法是以心算代替部分拨珠运算,借以简化运算过程,减少拨珠次数,更加有效地提高运算速度。为达到此目的,应具备一定的心算基础

学习两个数字组合:两个数字组合即两个数字相加并求和,是最基本的心算,有以下三种情况: 1.小于十的加2.满十的加3.超十的加

学习几个数字组合:几个数字组合即两个以上的数字相加并求和,由于数字增加,其组合情况有多种,1.相同数:几个相同数字相加,可以乘代加,即用其中一数乘以项数;2.类似相同数:类似相同数是指几个数字中只有其中一个数字不同,求和时,可先将其看成相同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调整其差数求和。3.连续数:几个自然连续数字相加,可以其“中数”乘以项数求和。4.凑十法:几个数字相加,先将能够凑成十的数凑成十,再与其他数字相加求和。5.拆并法:几个数字相加,若其中两数相加之和超十,可将其中一数拆开凑成十,其零数再与其他数字相加求和。6.并双法:几个数字相加,若其中两数相加的和为另一数时,可先将这两数相加再乘以2求和。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两个数字组合相关题型

2.练习几个数字组合“相同数”相关题型

3.练习几个数字组合“类似相同数”相关题型

4.练习几个数字组合“连续数”相关题型

5.练习几个数字组合“凑十法”相关题型

6.练习几个数字组合“拆并法”相关题型

7.练习几个数字组合“并双法”相关题型

8.归纳总结“两个数字组合”和“几个数字组合”运算方法



让学生能对珠心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熟记两个数字组合三种情况。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如何填写各种申请书。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对训练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认识珠心算:

学习两个数字组合:

学习几个数字组合:

相同数:

2.类似相同数:

3.连续数:

4.凑十法:

5.拆并法:

6.并双法: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3.2 一目多行运算法



教

认知目标

了解一目多行运算法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各一目多行运算法的原理及区别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一目多行运算法,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

弃九弃十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一目五行弃双九弃双十法运用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了解一目多行运算法概念及用途:在运算多笔连加、连减混合算时,可采用多行看数,同位计算,用心算求出计算结果,并一次拨珠人盘。由于它能减少拨珠次数,缩短拨珠时间,可大大提高运算速度。

直接法:从高位算起,一次看两(三)行同位数字直接通过心算求和,依次拨珠人盘,直至运算完最后一位数为止,即得到所求的结果。

正负抵消法:在加减混合计算中,可用心算求出几笔同位数的和或差,然后在算盘上直接拨人加数或拨去减数。心算方法:同号相加,异号抵消;抵消之后,正加负减。

先十法:一目两(三)行先十法可分为加的先十法(提前进位某某)和减的先十法(提前退位某某)两种。

弃九弃十法:一目三行弃九弃十法也称一目三行弃九法。它是利用补数原理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亦属于提前进(退)位某某。运算规则是:“高位算起,前位某某:中位某某,末位弃十;够弃加余,欠弃减差。”并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其目的是:减少拨珠(进位)动作,加快计算速度。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1.练习简单一目多行运算法相关题型

2.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直接法”相关题型

3.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正负抵消法”相关题型

4.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先十法”相关题型

5.练习一目多行运算法“弃九弃十法”相关题型



让学生能对一目多行运算法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知晓一目多行运算法运算规则。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一目多行运算法运算原理。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对训练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一目多行运算法概念及用途

一目多行运算法“直接法”

一目多行运算法“正负抵消法”

一目多行运算法“先十法”

一目多行运算法“弃九弃十法”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章、节)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任务2.4.1 传票运算法



教

认知目标

了解传票基本运算方法





能力目标

能运用珠算快捷准确地翻打传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传票算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一目两页打法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打法的翻页方式,提高运算速度



主要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主要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数

2

课题类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任务新知

【教师活动】

讲解知识:

传票的种类和规格:1.传票种类与规格:传票按是否装订分为两种:一种是订本式传票,在传票的左上角装订成册,一般在比赛中使用;另一种是活页式传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在银行业使用较多。2.比赛题型:传票题每20页同一行为一题,共110个数字,0~9均衡出现。

传票算的基本功:进行传票算运算,除熟练加减法外,还应掌握找页、翻页、数页等基本功;

传票的摆放位置:为了便于运算,传票应摆放在适当位置,如果使用小型算盘可将传票放在算盘的左上方,贴近算盘,便于看数计算

整理传票:在翻打传票前,首先要整理传票。检查传票是否有错误,如有无缺页、重页、数码不清、错行、装订方向错误等问题,待检查无误后,方可整理传票。即将传票捻成扇形,使每张传票自然松动,不会出现粘在一起的情况。

找页:找页的动作快慢、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传票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翻页:传票算要求用左手翻传票,右手打算盘,两手同时进行。翻页的方法是:左手的食指、拇指放在起始页,小指、无名指放在传票封面的左下方,中指挡住已翻过的页,食指配合拇指将传票一页一页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分,其中横行 20 题,每题 4 分,计 80 分;纵栏 5 题,每题 14 分,计70 分;纵横轧平再加 50 分。

二、账表算的具体方法:1.横行运算:横行运算可采用一目一数计算法和一目两数计算法。2.纵栏运算:账表算纵栏共 5 题,其中加算题 3个,加减混合题2个。其运算方法除采用基本加减法外,还可采用一目一行或一目多行珠、心算结合加减法。

【学生活动】

课堂训练:

使用一目一数计算法练习账表算

使用一目两数计算法练习账表算

归纳总结账表算打法要点



让学生能对账表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归集。

学生能熟记账表算具体运算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总结传票算要点。



任务总结

1.对课堂练习进行查漏补缺,适时点评;

2.小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对训练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



板 书 设 计



账表算的基础知识:

账表算的题型:

账表算记分办法:

账表算的具体方法:

横行运算:

一目一数计算法

一目两数计算法

2.纵栏运算:



教 学 后 记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3. 珠算加减法口诀表
  4. 习题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5. 1.3.2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及应用教案-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6.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7. 1年级加减法口诀表
  8. 八段锦口诀、图示及动作解说
  9. 加减法简便运算,乘除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1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1. 1-9乘除法口算练习题
  12. 第1课时 7的乘法口诀教案

以上为《珠算第二单元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