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 - 副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总结
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每学期我校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也是我校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在这我总结一下我们班级所做的工作。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首先关注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教师随机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并在备课中体现习惯培养的过程和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及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初见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各科教师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分成不同的阶段进行,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教师将课堂常规、课前、上课、课后根据学科的特点分别列出几个具体要求,而后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培养。
第一阶段:认识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意识。
知是行为的先导,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知的灌输,提高他们的习惯认知水平。学生明确课堂常规、课前、上课、课后的具体要求。
(一)创设环境,浸润学生习惯养成
班级围绕着学习等习惯,布置班级板报。丰富多彩的板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其中的一些班级习惯养成之星的展示,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对象。
(二)榜样示范,让学生有明确的习惯认识
教师示范。首先我们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榜样。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本班学习习惯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制定习惯培养的措施,让学生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级评出校园小标兵,张榜公布,在班级中号召学习他们,赶超他们,由于榜样就在身边,学生觉得亲切、可学。
第二阶段:内化阶段,依据要求形成初步的习惯。
(一)开展活动,强化行为养成
习惯的养成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一些细枝未节的小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可能件件都是大事。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要从小事抓起,长期坚持。例如,学生的坐姿、写字的姿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等,应天天坚持,雷打不动,直到自觉执行为止。常规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专题活动,分阶段强化某项习惯。各科教师对习惯要求进行强调。而后,联手监督,反复训练。
学校开展了“书法展览”“优秀作业展示”等活动。活动中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抓教师的以书写指导,作业要求;学生们之间互相监督,并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活动中书写突出的学生学校组织展示并评选出班级书写小标兵。学生们从活动中提高了书写能力,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二)立足课堂,反复进行习惯养成训练。
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依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习惯养成教育同样,也要紧紧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渗透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课堂上便于教师进行集体教育,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都能直接观察到,教师可以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给予指正。
如预习习惯的养成,既是学生学习必需具备的重要习惯,又是课程标准中所要求学生养成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们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初中年级段的学生,主要是由教师布置具体的预习要求,让学生课下完成。而后,再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检查预习,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且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以此激励学生的习惯养成,让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三)家校联手,加大养成教育力量
学生习惯的养成还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孩子习惯的养成。
1.发放习惯养成要求,明确训练目标
由于家长所受的家庭教育影响、文化程度不同,他们对于习惯养成教育认识不到位,还有许多家长自身的习惯就不好。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家长明确,目前我们重点要培养孩子的哪些学习习惯。针对于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2.评价促进,促使良好行为内化
教师要针对着不同阶段习惯养成的要求,制成评价表格,评价的对象有学生自己、同伴,定期地、及时的评价,为孩子们的习惯养成提供了动力。为教师培养计划的落实提供依据。通过评价主体多样化,使学生在别人的不断赞赏中认识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3.学校进行及时的督导检查。
为了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校根据我们的培养进程,进行不定期抽查,通过抽查,一方面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教师起到督导作用。自本学期开始,学校开始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纳入到了班主任的考核之中,如,在听评课中,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将学生习惯养成情况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评估之中。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 - 副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