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与感悟

本文由用户“微观kkkkimyina”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6-22 07:35: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与感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与感悟

高一历史唐某某

近几年的历史全国卷都有一些一脉相承的特点:注重历史核心知识点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利用新材料新情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的考查,坚持材料第一,论丛史出等。基于这些特点,全国卷的选择题为清一色的材料选择题,主观题全部为材料问答题,其背景材料较为丰富,第41题则为开放性试题,试题形式不确定,灵活多变,给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2016年全国卷继承了以上特点,并有所发展。

选择题部分为12小题,涉及必修1、必修2、必修3的内容。和以往一样,必修1政治史占了很大一部分,有7道选择题,必修2经济史部分是4道,必修3文化史部分意想不到的只剩下了一道题,即24小题。从通史上来说,中国古代史4道,中国近代史3道,中国现代史1道,世界古代史1道,世界近现代史3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史部分是重头戏,近现代史相对古代史部分考查更多。所涉及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有中国的儒家思想,汉代的土地兼并,古代监察制度,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的近代化,抗日战争国民党的地位、现代中国的外交,古代罗马的法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国际经济新秩序、马歇尔计划。

把这些知识点分析出来后,我们发现2016年历史高考具有很大的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确立好主题后也很难下手,这一题所涉及的考点是必修1部分第三单元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我们可以选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制度的构想与实践入手,同时要联系必修3部分的启蒙运动。选修史部分我选的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从问题可以看出,注重考查人物的时代背景,这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加强时代特征的讲解。

主观题是高考历史中的重头戏,其实说到底主要考查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给出一段材料,从这段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观点和想法,即理解历史的核心素养,我们可以称为历史理解或是历史解释。二是也是很重要的,在历史理解之后学生能不能表达出来。这两个方面概括出来就是两个渠道,输入和输出的频道,输入大脑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再输出。目前在历史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可能理解了材料,但是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尽量让学生多在课堂上讲,经受长时间的训练。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我们的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启示,首先,要加强历史概念的教学,其次,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历史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这就要要求我们要大胆解放课堂,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讲,此外,要充分备课,加强与时代的联系,精选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总之,我们要深入的理解历史的核心素养,并将历史核心素养渗透于我们日常的教学当中。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与感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