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最全教案

本文由用户“huangyanglv”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3-09 05:00:32 举报文档

以下为《纲要最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完整教案

导 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及主要内容;

懂得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掌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方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的与要求,本次导言课集中讲以下三个大问题: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及主要内容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字[2005]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设置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国情。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因此,该门课程既是一门历史课程,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带有历史课特征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2、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本门课程既然是一门历史课程,首先必须弄清历史分期。这是因为,弄清历史分期,是学好历史的前提。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的分期,1840年至1949年为近代,1949年以后为现代。这种划分在学术界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在历史教科书和历史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情形则较为复杂。目前高等学校大多数的历史专业教科书基本上还是采取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中国现代史(1919——1949年)的传统写法。同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划分,也存在不同的意见。考虑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体系性,我们在历史分期上采用学术界公认的近代(1840——1949年)、现代(1949年至今)的分法,将中国近现代史分为近代时期[上](1840——1919年)、近代时期[下](1919——1949年)、现代(1949年至今)三个大的时期,并相应地按照教材的上编、中编和下编的顺序来给同学们讲授。

(一)近代时期[上](1840—1919),即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教材称做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又分为四个阶段:

(1)1840——1860年,即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XX条约》的签订;

(2)1860——1901年,即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1901——1911年,即从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的爆发;

(4)1911——1919年,即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兴起。

(二)近代时期[下](1919——1949年),即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教材称做中编“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又分为四个阶段:

(1)1919——1927年,即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失败;

(2)1927——1937年,即从XX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3)1937——1945年,即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4)1945——1949年,即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现代时期(1949——2014年),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教材称做下编“辉煌的历史进程”,又分为四个阶段:

(1)1949——1956年,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1956——1966年,即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

(3)1966——1978年,即从“文化大革命”爆发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1978——2014年,即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

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

本门课程作为一门带有历史课特征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因此,本门课程是大体上根据上述历史分期,按照“一个主题、四条主线”的逻辑思路来设计教学体系与教学主要内容的。

“一个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即是说,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也是服务于这一主题的。

由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是通过“四条主线”,即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得到体现的,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将讲授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也就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一步加深的过程。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英、法、日、美、俄等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强迫中国共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掠夺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共达白银1000亿两。外国侵略者在战争中的破坏和抢劫所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于估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阴谋侵略和无耻掠夺,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一切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所以,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用血与火谱写的、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坚苦卓绝的奋斗史。因此,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首先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这一内容。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主要内容。近代以来,通过国家的现代化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孜孜追求的梦想。100多年间,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而殚精竭虑,历尽艰辛,但他们的努力却迭遭失败,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如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北洋时期的现代化选择、孙山.中的现代化发展思想、XX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中间党派的现代化道路选择等,其结果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中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并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才能使中国步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由梦想开始变为现实。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阐明了一个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还要了解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一内容。

第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外国各种民主政治的模式在中国都提出过、讨论过或不同程度地实践过,但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方案提出以前,没有一种民主政治的方案是符合中国情况、能够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民主主义方案提出后,中国各派政治力量还提出过多种民主政治模式,但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指导思想。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那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历史证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

第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国家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十分注重向西方寻找真理。但在近代中国,由西方传来的主义、学说远不止一种,中国人或接收或排拒,反应多种多样,这样就呈现出各种主义、学说泥沙俱下、分然并存的局面。如“五四”时期,在中国思想界出现了许多西方传入的主义、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平民主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合作主义、唯意志主义,等等。这种种主义、学说都曾有人研究、有人宣传,在一个时期内形成了各种主义、学说争奇斗艳、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激烈论战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占了上风,成为各种主义、学说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中国的需要程度,而且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理论的运用程度,取决于这一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程度。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通过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和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国高等学校每个大学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这门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说来,学习这门课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和要求:

第一、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发生、发展的客观社会条件,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

为什么在中国近代史上会不断爆发革命,为什么一次革命失败了,又会爆发新的革命?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就是要认识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懂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也许有同学会问,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干什么?这是因为,历史具有连续性,人们创造当代生活和未来世界都离不开历史遗留下来的客观社会条件。如果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遗留下来的客观社会条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和创造未来世界中,就能够处在比较自觉的状态,就能够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够取得胜利。反之,就难免被社会生活的各种力量所束缚,处于盲目的状态之中,我们从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总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将使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的国史、国情,进一步了解“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是“怎样变成这样一个国家”,它“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等问题。

第二、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

古人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政治、经济、文化极不平衡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和建设,情况是特殊而复杂的,遭受挫折乃至失败是难于避免的。但是,中国近现代史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虽然遭受过挫折和失败,但还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胜利有胜利的经验,失败有失败的教训。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和吸取。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是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从而增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第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建设现代化的奉献精神。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苦性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青春甚至生命。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就是要学习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观念,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发中.扬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加聪明起来。

本门课程是一门带有历史课程特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使我们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历史知识是很重要的知识,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十分注重治史的国家,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懂得自己国家的历史,尤其是近现代的历史,那是不可想象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弗XX斯?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因此,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使人聪明的的中国近现代史,那是非常有意义的。由此看来,我们应该重视这门课,学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呢?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方法和安排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要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际,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不仅有着丰富而生动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史实,而且具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最重要的是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次,要运用学到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联系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我们自身的思想实际,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历史事实出发,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来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规律、经验教训和取得的成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课时比较少,只有36课时,但内容较多。如何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我们拟采取专题讲授与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还将组织一些实践教学活动,如举行1——2次课堂讨论,观看3——4次电教片,有条件的话还将组织一次外出参观,组织同学们写小论文、心得体会或观后感等。但是,学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关键还在于按时听课,做好笔记。因为老师讲课使问题集中,重点突出,便于大家掌握,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希望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把这门课讲好、学好!

思考题: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了许多革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等等,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革命?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中国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这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近代中国的国情,看一看中国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翻开中国近代历史画卷,人们看到的是一幅幅血迹斑斑、触目惊心的图画。中国人被外国侵略者讥笑为“一盘散沙”、“东亚病夫”、“劣等民族”。为了驳斥这种论点,为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了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重温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完全必要的。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曾列入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行列。大约在100多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长达4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世代相承,绵延不断。

约在公元前25世纪,我国就进入了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左右,我国便从奴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而当时欧洲的许多地区,还处在原始公社或其解体初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秦。以后又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直到清朝前期,中华民族都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居于世界各国的前列。

中华民族一向以勤劳勇敢和智慧闻名于世,曾被人誉为发现与发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有许多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是世界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在长江、黄河流域种植水稻、粟等粮食作物.丝和茶是驰名世界的传统特产。我国古代天文学相当发达,《春秋》一书留下了世界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载。约在公元前4世纪,我国就编制出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甘石星经》。世界上发明铸铁冶炼技术最早的国家是中国,公元前513年,就已经能冶炼铁水,铸造铁鼎,比欧洲国家冶炼铸铁要早l000多年。隋代开始开凿的大XX,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XX。我国的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的军事防御工程。XX、赵州桥至今还在为人民造福。在中国历史上,有世人皆知的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四大发明,对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大大加速了近代科学在欧洲的兴起,“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古代中国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历学等领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古代的中国,冲击了世界,中华民族曾对人类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许多外国科学家都承认,在15世纪以前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西汉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等世界历史上少见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在唐朝,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达到空前韵程度,国都安.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成为*_**心.中国曾是一些国家学习的榜样,各国派到安.长来学习的达数千人,日本先后19次派遣唐使来中国,最多时一次达500人,曾经给日本文化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各国的文明中不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多若繁星,文学典籍浩如瀚海。春秋末年的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和亚洲思想文化史上,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在春秋末期著述的《孙子兵祛》,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军事学经典。中国的古典文学源远流长。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将中华民族引向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除此以外没有别的选择。正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郑重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讲的历史的选择,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人民的选择是指人民群众在对各种主义、各种政党和各种道路的比较、鉴别中,所作出的郑重选择,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其实,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近现代的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是一致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因为历史的经验昭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止园与园林画:高居翰最后的学术遗产
  2. 2020年中国生鲜供应链行业研究报告
  3. 《疫情大考下的中国之治与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观后感
  4. 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工作方案
  5.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6. 《抗日战争史》《中国通史》读后感
  7. 小学《抗美援朝》观后感
  8. 思想汇报1800字左右
  9.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1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1)
  12. 中美防空识别区规则是否存在分歧
  13. 人工智能技术情报2020年第1期(总第11期)
  14. 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5.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16. 普华永道-第19期全球CEO年度调研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线上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18. 4、《中国美食》纪实文本
  19. 疫情防控工作心得体会-“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制度”与“中国精神”
  20. 中国**_*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势预测报告

以上为《纲要最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