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 Get A in English自主拓展型课程学期活动情况记录

本文由用户“lixuejiao11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6-16 09:31:2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学年第一学期 Get A in English自主拓展型课程学期活动情况记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自主拓展型课程学期活动情况记录

202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逻辑思维(基础)

任课教师 王某某 刘某某

上海市莘光学校

2021 年 1 月

莘光学校自主拓展型课程学期活动计划

课程名称

逻辑思维(基础)





一.指导思想

数学逻辑思维课以数学拓展阅读材料为教学材料,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以训练逻辑思维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数学学习打更好的基础。

二.课程重点

提高学生的思维量,促进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三.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分析补充材料,培养学生对数学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内容

1.阅读数学补充材料。

2.以补充材料为范本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制定日期

2020.10.25.

教师签名

王某某、刘某某



 每 周 安 排

周某某

教学内容



1

有趣的整数(1)



2

有趣的整数(2)



3

有趣的整数(3)



4

素因数分解大全(1)



5

素因数分解大全(2)



6

素因数分解大全(3)



7

分数的联系与转化(1)



8

分数的联系与转化(2)



9

分数的联系与转化(3)



10

分数的联系与转化(4)



11

生活中的圆和扇形(1)



12

生活中的圆和扇形(2)



13

生活中的圆和扇形(3)



14

生活中的圆和扇形(4)





























莘光学校拓展型课程教案

教学主题

有趣的整数(1)

课时

1



出席情况

正常

日期

2020.9.18/9.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整数的意义,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进一步理解整除、因数、倍数的意义,熟练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对整数、整数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能有序分类,渗透分类讨论数学思想;

逐步形成知识结构框架,使得思维的有序化和条理化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熟练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

对于整数、整数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能有序分类学习,形成知识结构框架.



教学准备

设备需求、活动形式、配套资源、相关说明等





多媒体资源,数学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一个整数

1.整数如何分类?

2.自然数的意义?

(1)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

(2)有多少个自然数?

3.正整数按能否被2整除如何进行分类?

4.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二)两个正整数间的关系

1.(1)整除的意义?

(2)整除的条件是什么?

2.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预设:

1.整数

2.自然数

(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有无数个自然数.

3.正整数

4.个位上是0,2,4,6,8的整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整数都能被5整除;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整数能被3整除.

1.(1)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①除数、被除数都是整数;②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整数而且余数为零.

2.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有序分类,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由于本节所涉及的概念和关系较多,学生系统整理比较困难,因此引导学生从一个正整数、两个正整数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整理.初步形成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化和条理化.







教学随笔

 学生对于这种故事的形式很感兴趣,上课非常认真,表现比较好。



 莘光学校拓展型课程教案

教学主题

有趣的整数(2)

课时

2



出席情况

正常

日期

10.10/10.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整数的意义,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2、进一步理解整除、因数、倍数的意义,熟练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对整数、整数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能有序分类,渗透分类讨论数学思想;

4、逐步形成知识结构框架,使得思维的有序化和条理化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熟练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

对于整数、整数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能有序分类学习,形成知识结构框架.



教学准备

设备需求、活动形式、配套资源、相关说明等





多媒体资源,数学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例题讲练:

1.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入“√”,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入“×”,并说理)

(1)一个整数,不是正整数,就是负整数.--------------------------( ).

(2)如果数a除以数b恰好除尽,并且商是整数,那么a一定能被b整除.

------------------------------------( ).

(3)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

(4)因为28÷4=7,所以28是倍数,4是因数.----------------------( ).

2.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4,12, 2.5,5,8, 23,30,42,8.7,57.

3.写出下列各数100以内的倍数.

7,15,27,45.

4.写出下列各数的因数7,36,45.

*5.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a,只有两个因数,那么3a有几个因数?

6.老师带领24名学生参观上海世博园区.为便于活动,将24名学生分成若干个人数相等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不少于5人,应当怎样分组?

自主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结构框架.

(1)×.

因为整数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2)×.

如2.8÷0.7,虽然能除尽,且商为整数4,但2.8、0.7不是整数,不能说2.8被0.7整除.

(3)×.

因为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等于这个数,所以不能说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4)×.

因为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只能说28是4的倍数,或者说4是28的因数.

2.自然数:12,5,8, 23,30,42,57;

偶数: 12,8,30,42;

奇数:5,23,57;

能被5整除的数:5,30;

能被3整除的数:12,30,42, 57.

3.100以内7的倍数有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8;15的倍数有15,30,45,60,75,90;27的倍数有27,54,81;48的倍数有48,96.

7的因数有1,7;

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

45的因数有1,45,3,15,5,9.

*5.当a=3时,3a有3个因数,它们是:1,3,9;当a≠3时,3a有4个因数,分别是1,3,a,3a.

解:因为24的因数是1,2,3,4,6,8,12,24,又因为每组人数不少于5人,全部在一起又不能算分组,所以可以分4组,每组6人;分3组,每组8人;分2组,每组12人.

预设:

整数与整除,因数与倍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关注整除的条件,认真审题,区分数a与整数a的不同,除尽与整除的不同.

复习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等于这个数.

强调倍数、因数是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

复习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关注整除的条件

熟悉7的倍数.有序写出各数的倍数.强调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巩固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方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选择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数:素数、合数(平方数、非平方数)

此题要求较高,可选讲.类比例4,学生初步理解字母可以代替数,进一步理解因数的意义,为后续素数、合数复习打下基础.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审题要清晰,不要遗漏

每个小组不少于5人这一条件,同时关注分组问题至少应该两组.关注简单的说理过程.

知识结构化,思维有序.







教学随笔

俗话说‘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自己亲自去实践思考,效果是最好的,学生的本节课相信会收获很多。。





莘光学校拓展型课程教案

教学主题

素因数分解大全(1)

课时

3



出席情况

正常

日期

10.30/1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知识结构框架图为引导,进一步理解分解素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

深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分解素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素因数分解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方法



教学难点

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设备需求、活动形式、配套资源、相关说明等





多媒体资源,数学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 素数──→素因数

????????????? ?!?/p>

??????? ? |XXXXX!?/p>

????? ???? |???? ?合数──→分解素因数

????? ??? ?|??????????????????????? ┌─→互素数

????? !椧蚴ぉ?rarr;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 整除

??????? !槺妒ぉ?rarr;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一回顾概念,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二、例题选讲

例1

(1)60的因数有 .

(2)60的素因数有 个.

(3)60的素因数有 .

(4)把60分解素因数 .

(5)分解素因数的方法有 、 、 .

(6)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 、 、 .

(7)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 、 、 .

例2 把适当的数填写在下面圈内

例3 求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

例4 求15、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

例5 用96朵红玫瑰花和72朵白玫瑰花做花束。若每个花束里的红玫瑰花的朵数相同,白玫瑰花的朵数也相同,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花束?

一筐鸡蛋,3个3个数,最后多1个;5个5个数,最后多1个;6个6个数,最后也多1个.这些鸡蛋至少有多少个?



教学随笔

学生思维量不够,个别学生不敢开口,不敢展示…这些都需要我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去帮助和指导。





莘光学校拓展型课程教案

教学主题

素因数分解大全(2)

课时

4



出席情况

正常

日期

11.20/11.2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以知识结构框架图为引导,进一步理解分解素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

2、深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分解素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素因数分解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方法



教学难点

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设备需求、活动形式、配套资源、相关说明等





多媒体资源,数学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把28的分解素因数 .

2、 28的因数有 ,其中,素数有 ,合数有 .

3、甲=2×3×5,乙=2×3×7,

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 .

(二)、选择题

1、把36分解素因数可以写成 ( ).

 (A)36=4×9  (B)36=1×2×3×2×3  C)36=2×2×3×3 (D) 2×2×3×3=36

2、9和7是63的 ( ).

(A)因数?????? (B)素因数???(C) 素数

3、成为互素数的两个数 (? ).

(A)没有公因数   (B)只有公因数1 (C)两个数都是素数 (D)都是素因数4、甲是乙的15倍,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 ).

(A)15 (B)甲 (C)乙 (D)甲×乙

5、最小的素数乘以最小的合数,积是( ).

  (A) 4 (B) 6 (C) 8 (D) 10

(三)、判断题

1、正整数中只有素数和合数.( )

2、所有合数都是偶数.( )

3、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4、如果一个素数与一个合数不是互素数,那么这个合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教学随笔

在这节课上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更主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量,口头的表达,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莘光学校拓展型课程教案

教学主题

分数的联系与转化(1)

课时

5



出席情况

正常

日期

12.4/12.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掌握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会运用基本性质通分、约分,会化分数为最简分数;

2. 知道分数的分类,会在数轴上表示分数也会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写出分数,会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会正确、快捷进行分数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掌握一般解题格式与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掌握一般解题格式与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设备需求、活动形式、配套资源、相关说明等





多媒体资源,数学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知识要点回顾

1 (p,q为正整数).

2 分数基本性质

3 分数运算





教学随笔

 对于本节课,学生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思考理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的展开中来。



 莘光学校拓展型课程教案

教学主题

分数的联系与转化(2)

课时

6



出席情况

正常

日期

2020.12.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掌握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会运用基本性质通分、约分,会化分数为最简分数;

2. 知道分数的分类,会在数轴上表示分数也会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写出分数,会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会正确、快捷进行分数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掌握一般解题格式与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掌握一般解题格式与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设备需求、活动形式、配套资源、相关说明等





多媒体资源,数学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例题选讲

例1 (1) 写出下列数轴上点A、B表示的分数;

(2) 在数轴上画出数 表示的点.



例2 据分数基本性质填空:

例3 (1) 写出分母为24且大小在与  之间的最简分数;

(2) 大小在与  之间的最简分数有多少个?

例4 将下列假分数化为带分数,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例5 小明用20分钟加工了3个零件,小杰用13分钟加工了2个同样的零件,问小明与小杰谁的工作效率较高?

例6 计算:

例7 解方程:

例8 比某数与 的差大 ,求这个数.

例9 六年级(3)班有艺术爱好的人数如下图所示:

有铜管乐爱好的同学人数占有艺术爱好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小明一周内练习绘画用 小时,弹钢琴用了 小时,吹铜管乐用了 小时,

问小明一周内用在艺术爱好上的时间共多少小时?

拓展题:

将三个形状、大小都相等的长方形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大长方形,如下图所示,并把第二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第三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问阴影部分面积占大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教学随笔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同学们的课堂表述有趣和生动,他们对阅读材料进行了比较大的思考,学习兴趣高昂。





莘光学校拓展型课程教案

教学主题

各小组课本剧排练及片段展示活动

课时

7



出席情况

正常

日期

2020.12.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学会用英文在语境中表达自我;

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完成英语课本剧展示;

学生学会展现自我,培养自信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英语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难点

英语课本剧展示中的口头表达和肢体语言



教学准备

设备需求、活动形式、配套资源、相关说明等





多媒体资源,牛津阅读树软件



教学过程

????Chapter 1

Narratage 1: Every Friday after school, Tommy went?to Grandad's for tea. Take-away fish and chips with extra-hot curry sauce .Brilliant! Then, after they’d eaten, Grandad??would get out his scrap album. He liked to talk about the old days.

Grandad: You?wouldn’t?believe it now, Tom, but I was a champion footballer. Nearly got picked for England once.

Tommy: Did you, Grandad? Tell me what happe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Narratage 2: He didn’t see Worm Wigley right behind him. They fell in a tangle of arms and elbows.

Mike: I think I’ve broken my arm.

Worm: It’s all right for you. I think I’ve broken my nose. It’s bleeding.

Mr.Davies: I’ll give you?broken arms and broken nose. You need your heads banging together. You’re a pair of great wet jellies. You’ve ruined everything!

?????????????????????????The??End



教学随笔

学习任何一样事情,兴趣是关键,而主动学习往往能提高效率。学生通过对英语阅读材料的改编,导演和演出,亲自实践,感悟英语学习的快乐,反映在英语学习上,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年第一学期 Get A in English自主拓展型课程学期活动情况记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