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隐逸词的区别(大纲)

本文由用户“us_001097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5-22 04:03: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苏轼和辛弃疾隐逸词的区别(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主体形象的构建与人生道路选择:苏轼和辛弃疾隐逸词的区别(大纲)

隐逸词此处是指以表现隐逸思想,抒发隐逸倾向为主要情感内容的词作。即以词人的思想情感状态而非生活状态为划分依据。此外,隐逸词常常并非单独表现隐逸情感,种豆南山、重返自然的归隐情感也常常与其它情感绾合在一起。在入世出世之间的纠结徘徊,对内心自我的重现发现,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等等也丰富着隐逸词的内容含量。

我是谁:面具背后的自我形象塑造

1、不同的面具选择:

“面具实现了我们赋予自己的超越自己的可能性”、“我们通过隐藏来显示”

1、1苏轼: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某某‘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奋力有当世之志”

“当时共客安.长。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某某。”《沁园春·赴密早行马上寄子由》

“初好贾谊、陆某某,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苏轼服膺儒家济世救民的政治理想,早年积极入世,对自己的政治成就期望很高。但并未沉湎于仕途,而是很早就有退隐的想法: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XX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XX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退隐是苏轼人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但苏轼心目中的“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是以功成名遂,实现政治理想为前提的,即他的人生设计是积极入世后功成身退,而非因“少无适俗韵”而直接归隐自然。在这样的人生理想下,苏轼格外倾心于范蠡式功成身退、进退自如的人物:

“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蠡之全某某,而不足于此,吾以是累叹而深悲焉。”

“莫便向XX,扁舟下五湖。”

“一舸XX,便逐鸥夷去得无。”

在苏轼个人人生设计中的另一重要角色是谢安,熙宁十年苏轼在徐某某作《水调歌头》(安某某在XX):

安某某在XX,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某某,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某某,相对卧高楼。

苏轼刻画出谢安困于轩冕、雅致未遂、遗恨XX的形象,告诫自己“以不早退为戒”。然而“早退”前提仍是“一旦功成名遂”。此时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屡为变法派所诘让,求放外任于徐某某,功业未成,政治失意,此时苏轼用谢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遗憾,慰藉自己的愁苦之心。谢安的典故“经苏轼以自身感受描绘,则彼时之谢安已经化蝶般成为苏轼,成为困于轩冕,无时不在思归的苏轼。”

有志于退而无心于功未遂而退,苏轼人生面具的选择中体现的是人生设计未完成,情非得已间仕隐矛盾的挣扎纠结。

1、2辛弃疾:怀才不遇的自我定义

辛弃疾胆略非凡又勇气超群,本以功业自诩,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但由于南宋朝廷只求苟安而请缨无路,又因“归正人”的身份和傲岸不屈的性格常常遭人排挤,故而在职任上难有所作为。在这样的一种人生状态下,辛弃疾常常与怀才不遇的人物进行共鸣。

首先是李广,辛弃疾曾“夜读李某某,不能寐”。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某某。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某某,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某某,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开篇用“故将军”三字,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短短十几个字勾勒出李广的英雄形象,而“岁晚田间”、“谈笑过残年”、“健者也曾闲”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两者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讽刺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与“爱吾庐”的矛盾,用世的人生态度和孤愤的悲凉底色

叶某某:辛弃疾实在是一个无法“退”的人。他跟杜甫是一样的,虽然偶然在他们诗词里说到“退”,如“尽西风,季鹰归未”?说到回老家,可这都是反面的话。他们是坚持实践和实行他们的理想和志意的,如杜甫“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辛弃疾也是如此。辛弃疾一生也没有忘记收复自己的故乡和故国,他是坚持要进,而不是要退的人。

“不啼清泪长啼血”

国脉如缕的现实环境,孤愤难平的用世心结,使辛弃疾词形成与苏轼清旷超逸风格不同的悲凉底色。

辛弃疾侧重于以炽热的爱国之心拥抱现实社会,以热烈的爱国之情践行英雄本色,往往带有一种末世英雄的浪漫与悲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诗词歌赋
  2. 测试试卷九上九下课内外古诗词默写过关
  3.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4. 辛弃疾主要事迹
  5. 【秋】四年级第11讲知识总结
  6. 辛弃疾简介资料个人
  7. 辛弃疾一生介绍
  8. 《XX赋》教案
  9.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10.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专用封面
  11. 辛弃疾: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热血文章
  12. 陆游、苏轼古诗分析
  13. 辛弃疾的基本信息
  14. 水调歌头带拼音版全诗

以上为《苏轼和辛弃疾隐逸词的区别(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