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课题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理解了正、负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基础。教学开始,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观察画面等活动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兴趣。教学中,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试做,使学生亲身经历在直线上表示数的过程,为探究数轴的知识作好铺垫。同时,也为促进学生顺利实现由形象认识向抽象数学模式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能够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2.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结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
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学习难点
能通过直线判断数的大小,建立实际问题的数轴模型。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4分钟)
谈话导入:放学后,小红,小明,小丽,小东四个好朋友在大树下做起了游戏。
课件展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图。
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吗?
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写出直线上A、B、C、D各点所表示的数。
A.(-4.5) B.(-2.5)
C.(3.5) D.(6)
2.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4.5 -3 +4 -3.5
3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0的左边都是负数,右边都是正数。
2.思考:在直线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3)总结: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1.(1)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他们都以大树为起点,两人向西,另外两人向东行走,分别行走了一定的距离。
(2)小红、小明行走的方向相同,都向西;小丽、小东行走的方向相同,都向东。小红、小明和小丽、小东行走的方向相反。
(3)学生两人合作交流,画出这4位同学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4)学生单独思考,组内交流观察他人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
(5)学生个人总结。
2.(1)学生在直线上标出表示-1.5的点。
(2)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5分钟)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6页第4题。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思路是清晰的,各个环节联系也十分紧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教师在关键处给予及时、必要的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点评和总结: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