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优秀读后感1

本文由用户“edifier111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8-17 22:47:39 举报文档

以下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优秀读后感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这篇故事,讲述的是1983年12月18日,***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给河北农业大学曹某某等正定籍大学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习近平同志邀请同学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并鼓励同学们在大学里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早日学成归来,造福家乡父老,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   

书信虽是简短,寄情却极深重。习近平同志的信中体现了他身为共产党人对主政地方的牵挂,更饱含着他对青年大学生们的关怀与期待。在习近平同志的号召下,当年河北农业大学51名正定籍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毕业后回到了正定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合上书页,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于正定籍大学生们的嘱托仍然在我的脑海中回响,让我的心中充满了一股劲,时刻准备着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所说的那样,心怀奋发图强、献身四化的远大志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这封信,也让我回想起2020年初的另一封信。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病毒仿佛一条条锁链,将我们禁锢在家。疫情阻碍的,远不止大学生们和校园的联系,也切断了农民和他们的土地之间的联系。2月下旬,南方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时节,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许多农民需要的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上反映了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重理论,轻实践”,难以融入社会等问题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给正定籍大学生的勉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路径:青年大学生当是要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的身边去。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即是爱国主义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同时也是衡量个人对国家忠诚程度的试金石。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和2035社会主义远景目标的提出,即将到来的未来,将是属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时代。我们只有在现在通过实践将自己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才能最终将我们的人生汇入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代大学生在“读万卷书”的时候,也请不要忘记“行万里路”。值得高兴的是,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学子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的在疫情期间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抗疫志愿翻译工作;有的义务支教,用知识为当地儿童打开新的世界;还有的同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用所学知识助力当地农民生产……身为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愿谨遵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嘱托,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牢记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实践。以人民群众为师、为友,以青春所蕴含之激情,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优秀读后感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