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举措》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举措
重点投入,为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开展感觉统合训练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为此,幼儿园扩建了216平方米的感觉统合训练室,投入了近五万元经费购买了全套的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同时积极鼓励广大师生自制玩教具,开发利用部分代用器材,如皮球、跳绳、高跷、铁环、轮胎等。
注重差异,分年龄段指导根据感觉统合训练的要求,幼儿园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将全园幼儿分年龄班按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小班减少5—10分钟,大班增加5—10分钟)的要求在感觉统合训练室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户外活动也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对小班幼儿进行拍皮球训练;对中班幼儿进行跳绳、拽沙包、单人跳绳训练;对大班幼儿则进行跳大绳、滚铁环、跳皮筋训练。
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以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遵循训练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原则,创编“一物多用”玩法、个体玩法、集体玩法、竞赛性游戏等,努力使幼儿以良好的心境积极投入到训练中,以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探索的强烈活动欲望,提高训练的效果。
其次,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做到面向全体幼儿,因材施教,把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教育目标中。我们要求教师特别注意“科学性”和“循序渐进性”的原则,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每个幼儿的特殊需要,科学地选择训练的内容与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再次,积极组织承担实验研究的教师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关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理念和理论。如经过第一阶段的探索研究后,教师对感统训练及感统理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并就幼儿的感统能力不足设计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既丰富了幼儿感统训练的内容,又为构建具有感统特色的园本化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们还充分挖掘感统训练这一特色教育的资源,大胆创新,把感统训练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渗透,如:在音乐欣赏“动物狂欢会”活动中,教师把音乐教育与感统训练融合起来,改变以往让幼儿看节奏—卡上的音符学习音乐节奏的形式,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感统器材的操作、探索,感知各动物的节奏、特点,并鼓励幼儿大胆利用感统器械表现各种动物的不同动作。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教育效果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运动训练矫正法,它通过特定的运动器械对幼儿的感觉和运动能力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是一种孩子们乐于参与的运动性游戏活动。
在组织训练中,我们主要在游戏设计上下功夫,创新玩法,通过有趣的活动让每个幼儿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热情奔放的性格,发展了幼儿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合作能力及交往能力。例如:在组织训练中教师发现,训练器材虽然多样,但同一种器材同一种玩法玩久了,幼儿会产生厌烦心理,注意力就难集中了。因此教师不断创新玩法,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将游戏“木头人”和感统器械独脚椅活动结合起来,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我是—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说话看谁动。”念到最后一个“动”字时,幼儿坐在独脚椅上,摆出各种姿势不动,以坚持最久者为胜。这一玩法既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又能较好地训练幼儿的平衡及控制能力。再如,在玩“大滑梯”游戏时,教师让小朋友扮小动物,告诉小朋友要过小桥了,请小动物依次排好队,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玩了一遍后,教师又逐个地问:
“你刚才是谁呀?怎么过的小桥?”孩子们由于扮演了角色心中特别高兴,因此也很乐意和老师小朋友进行语言交流。还有教师设计了“XX治”游戏:将一软垫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练活动,我发现有很多日常中我们常玩的小游戏,不需要借用任何器械,而是简单地接触或者“就地取材”,都能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例如让小朋友一对一地给彼此呵痒痒;坚持到最后不笑的为胜。在游戏时提醒挠痒痒的幼儿注意控制手上的力度,有时轻有时重,以此加强对方的肌肤上的接触刺激,同时也能加强了同伴之间的亲密程度。
感统教具由于各种训练游戏化,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也乐意和同伴、老师说说自己高兴的感受,表现得很活跃。而通过训练与实践,教师对“感统训练”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充分挖掘各感统器械的教育功能,设计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
?
?
?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举措》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