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安踏思考题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安踏:步步为营,跨国并购梦成真
汇报人:胡洁慧、何某某、何某某、贺某某、沈某某
一、案例介绍
亚玛芬是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具有巨大的品牌资产,但在中国却没有释放出应有的实力,而安踏有着国际化运营的团队以及强大的多品牌运营能力,两公司的业务可以形成互补。在**_*来临之际,安踏又将迎来一大发展契机,安踏将借助收购亚玛芬进一步夯实“单某某、多品牌、全渠道”策略,在全球体育品牌中脱颖而出。2018年9月12日,安踏发出初步收购亚玛芬的意向,并与方源资本、腾讯以及Anamered Investments组成投资者财团,以现金的方式,共募集了56.63亿欧元收购亚玛芬。在2019年2月21日,安踏发布公告称为了确保股东及其他各方均能有足够的时间获得通知,所以要约人决定延长要约收购期,但仍在整体收购预期时间之内。
完成本次收购是安踏走出国门的重要一步,在品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安踏借助亚玛芬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开始逐步进行,但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历经五个多月,安踏如愿收购亚玛芬,但在并购完成后,如何顺利完成整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也是一个难题,安踏的国际化之路不仅受内部并购整合程度影响,也受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左右。国内服装企业已经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而安踏体育此次收购亚玛芬可以看出其布局国际业务的野心,但安踏的国际化之旅能否走得长远,还需看其如何发力。
二、行业分析
销售渠道布局对比:安踏门店数量更多,线上销售占比更高;
运动鞋专利对比:安踏在专利数量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运动鞋业务业绩对比:安踏规模领先、毛利率也更高;
安踏较另外三大品牌营收居于前列,但从整体四大品牌业绩来看,李宁相较另外两个品牌更接近安踏的数据,所以一直以来李宁也被视为安踏较大的国内竞争对手。而谈到出海,李宁作为“先驱”早早实验,却属于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李宁的整个国际市场收入并不理想,而安踏旗下的FILA(斐乐)经过十多年的经营,给安踏带来了数十倍的收益,成为安踏体育的第二增长支柱,这是其他国内运动品牌无法企及的。且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安踏总收入首次超越耐克中国,问鼎中国运动鞋服品牌老大的位置。
企业名称
安踏
李宁
361度
特步
发展战略
单某某
多品牌
全聚焦
单某某
多品类
多渠道
“双驱动”战略:以专业运动驱动品牌,以运动潮流驱动业务
差异化战略:产品差异化、形象差异化、推广差异化
上半年
经营利润
57.92亿
21.89亿
5.51亿
5.9亿
收购品牌
斐乐
斯潘迪
迪桑特
可隆
亚玛芬
乐某某
艾某某
铁狮东尼Clarks
OneWay
盖世威
帕拉丁
索康尼
迈乐
三、企业并购是实现高收益的重要举措。试分析安踏收购Amer Sports的主要动机?
(1)获得亚玛芬巨大的品牌资产。
亚玛芬体育成立于1950年,是世界顶级体育器械品牌管理***,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拥有超过10个细分领域的高端龙头品牌,并且这些品牌拥有独立运营团队。相较于亚玛芬而言,安踏还是一个年轻且有发展潜力的品牌。安踏主推“单某某、多品牌、全渠道”的发展战略,收购亚玛芬,获得其巨大的品牌资产,是安踏实现其多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之一。不过,亚玛芬2017年前后表现一般,巨大的品牌资产没有完全发挥出效应,销售收入及净利率增长乏力,门店扩张数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整体业绩不是很理想,而对于安踏而言,此时收购亚玛芬无疑是最佳时机,以自身优势为亚玛芬重新注入活力,使之为自身收入增长做贡献。
(2)借亚玛芬进军海外市场。
亚玛芬在美国、中国、英国、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文化冲突。另一方面,并购后需要对双方员工进行有效利用和配置,如果安踏无法有效合理的安排员工对人员进行重整,极可能导致人才流失,使公司运营效率降低,对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影响。
品牌整合风险
虽然安踏在国内数十年稳扎稳打,成为体育用品业的佼佼者,但其国际知名度远低于全球知名体育用品*** Amer Sports。因此,如何通过此次收购进行品牌整合,开拓海外市场,迈出自己国际化的坚实一步是安踏所面临的一大风险。
技术整合风险
并购后出现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从Amer Sports离职的情况,不但发生人才流失现象,而且安踏针对Amer Sports其核心研发实力的整合工作也做的不到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安踏思考题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