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语文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本文由用户“anrspt”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12 11:04:47 举报文档

以下为《如何通过语文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如何通过语文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三高中 李某某

“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实践才能落地生根。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甚至把她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也不为过。可以说,教语文就是教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工作,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注重文化传承,语文教学才能根深叶茂。

? 因此,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教学既应是“授业解惑”的教学实践,也应是“传道载道”的文化活动。如何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古代文化。教师可在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展示诗人希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归园田居》时强调诗人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在教《劝学》《师说》时阐释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我们在体验作者人格气质和个性灵魂的同时,汲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承继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在享受审美中加强品格修养,提升文化素养。  

例如,在《成语:中国文化的微缩景观》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的学生大多生活在美丽的乡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农村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扬长补短,在文化素养上弥补提升,假以活动组织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一定出色。其中汉语成语的五大方面的来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元素。成语来源所涉及的元典包括《论语》《孟子》《诗经》《史记》等,无不是中华传统经典名著。对成语的学习,不仅要知其意,更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在《说“木叶”》一文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木叶”这一意象,还要引导学生透过“木叶”这一古代文化意象的典型代表,充分感悟借物言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又如,教学《诫子书》时,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画出课文中表现‘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课文中‘志’与‘学’关系的理解。”这样设计,针对句子与文脉的理解,根本不能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承载的文化因素,包括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家训文化背后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中的“君子观”等。转向后的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1.揣摩课文,你认为古代文化中的“君子”具有什么品质?

2.诸葛亮在文中对孩子满怀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操守,你能读出诸葛亮潜隐于文中的情怀吗?

如此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文本进行揣摩分析,学生便既可玩绎文本,培养文言语感,又可洞见古人对君子的要求,了解古代文人宁静修身的情怀,理解儒家思想,进而理解中华文化中的丰富精神。

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理解层面可以思考:是忠告、提醒独揽朝政的韩O傠胁灰萋蚀邮隆⑶岬忻敖?还是对自己一生境遇恶劣、建议不被重视的苦闷不堪和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从批判性层面可以思考:孙权、刘某某、廉颇真的是完美无缺?作者写廉颇,是在表达像廉颇那样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还是在慨叹宋室不能关注人才、进用人才?这些思考可以导致“千人千面”“莫衷一是”的阅读结果,而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操陶冶、心灵熏陶,更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要求,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

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操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中唐时期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将语文课程的知识性、工具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文化传承渗透到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并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使高中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如果语文教师能把“文化传承”当作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与自信,我们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更新观念、创新手段,让语文成为“文化传承”的绿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如何通过语文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