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案

本文由用户“jinjbnu”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7-21 23:20:01 举报文档

以下为《认识厘米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认识厘米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认识厘米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