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

本文由用户“没有永垂不朽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23 13:09:2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部分 自然保护区相关知识

(一) 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具有相

当的稀缺性和社会有效性。特点: A整体性; B有限性; C地域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E层次性与多用性; F国际性

2、有限资源:可分为再 生性资源与非再生性资源,可更新资源是指理论上可以持续利

用的,不可更新资源指储量有限,能被用尽的资源。无限资源: 是指用之不尽的资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海水等。

3、自然环境:广义: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狭义:凡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

理空间(有别于城市、***。基本特性: (地带***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经度地 带性

4、自然保护: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使之免于遭到

破坏。

自然保护目标:人类自身生存发展

5、自然保护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

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6、自然保护区的结构:

①核心区:***在,是被保护物种和环境的核心,需要加以绝对严

格保护。核心区的面积一般不得小于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②缓冲区:是指在核心区外围为保护、防止和减***划出

的区域。

③实验区:是指自然保护区内可进行多种科学实验的地区。(旅游活动)

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全国或全球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并经国

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8、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是指保护对象能代表该地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情况,并确有

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区。

9、生态系统:指在-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0、生物圈:是地球上有生物分布的区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体,高度复

杂的有序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历史的演变着,并不断趋于稳定的平衡。

11、种群: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狭义:在一定空间中,能相互进行杂交、

具有一定结构、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个体总和。

12、化学镶嵌体:不同植物种含有不同的次生化合物,化合物随物种的参差分布而彼此

镶嵌,形成的复杂体系。

13、独立食物网:食草性昆虫和食草性脊椎动物由于具备某种解毒机制,而对某些次生

物质产生"了特化,表现为专食--种或数种植物的现象。(植物的次生物质产生与动物的解毒机制协同进化)

14、协同进化食物网: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具有次生物质,动物由于具有

了解毒机制,表现为专食一种或数种植物,形成彼此共同进化的现象。

15、可动连锁种:能够从群落中的某丛或某株植物向另一丛或另- -株植物运动,从而成

为群!落植物生存繁衍因素的动物种。

16、核心共生种:是指能够维持可动连锁种及多数其他动物生存的关键性植物种。

17、最小生存种群:是指在遗传特性、环境因素和种群自身的随机变化存在的情况下,

能够以99%的概率存活1000年的最小种群。局限性(其他因子:生活史、自然资源的分布、

遗传变异、群落共存)

18、种群脆性分析:是对物种种群的绝灭进行的系统和综合的分析过程,其目的是建立

最小生存种群,使该种群的绝灭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19、距离效应:由于不同种在传播能力上或定居能力上的差异和岛屿隔离程度相互作用

引;起的现象,其迁入率随其与大陆种,库的距离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20、面积效应:面积越大,种群越大,种的绝灭率随岛屿面积的减小而增大的现象。

21、物种平衡数目:当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时的物种数目

22、周转率:平衡状态下,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的种类更新的速率

23、半岛效应:群岛通常比同等大小的陆地具有更少的种,且物种的丰富度常从半岛的

基部到顶部呈下降趋势。

24、样本效应: 一个10km2 的保护区,开始时可能会失去100km的生境中所见到的每10个物种中的3个,这种最初的排除作用为样本效应。

25、监禁种群:濒临物种的恢复常将物种残存的个体人工饲养起来,待这些物种的数量

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考虑是否野化和放归自然,这样的种群。监禁种群特点:寿命长;死亡因素低;遗传衰退力大但潜力高;建群效应弱;“野性”差。

26、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①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②贡嘎:风停止了脚步③珠穆朗玛:心灵的守望④梅里:雪神的仪仗队⑤黄山:.上帝的盆景 ⑥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标⑦乔某某: 遥远的秘境⑧冈仁波齐:众神的居所⑨泰山:华夏的图腾四峨眉山:从盆地升向天庭

27、中国最美的五大湖:①青海湖:陆心之海②喀纳斯湖:上帝 的调色板③纳木错:与神耳语的地方④长白山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⑤风雅西湖

28、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①雅鲁藏布大峡谷②金沙江虎跳峡③长江三峡④怒江大峡谷⑤澜沧江梅里大峡谷⑥太鲁阁大峡谷⑦黄河晋陕大峡谷⑧大渡河金口大峡谷⑨太行山大峡谷⑥天山库车大峡谷

29、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①天山雪岭云杉林②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③尖峰岭热带雨林④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⑤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⑥轮台胡杨林⑦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⑧荔波喀斯特森林⑨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四蜀南竹海

(二)知识点

1、自然资源按固定特色分:有限资源、无限资源

2、自然资源分类:

①耗竭性资源(有限): A:再生性资源:森林、作物、牧场及饲料、野生及家养动物、

水产渔业、土壤B: 非再生性资源: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煤石油等

②非耗竭性资源(无限): A:恒定资源:太阳能、原子能

B:易误用及污染资源:大

气、广义的自然风光

3、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经度

地带性

4、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5、国际上的保护区类型:自然保护区1川荒漠区、国家公园、自然遗迹(纪念)保护区、

生境||物种管理保护区、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资源管理保护区

6、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标准:①典型性、②自然性、③稀有性、④脆弱性、⑤多样

性、⑥面积的大小、⑦科研的潜力、⑧感染力、⑨潜在的保护价值、四有效性

7、自然保护区的分级: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世界保护区

8、自然保护区的命名:

双名制:国家级:省、地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

地方级:省、地名+自然保护区

三名制:省名(+县名) +保护对象名称+自然保护区

(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_*

9、生物圈进化的重大事件:

单级生态系统一一生命的产生, 原始异养生物和原生环境

二级生态系统一一20亿年前绿色藻类产生

三级生态系统

人类产生一一地球生物圈演化的质变

10、种群脆性分析的三个方面: PP: 环境表现型、E: 环境(生境数量,生境质量)、PSF:

种群的结构和适应性(PP 与E相互作用的产物)

11、两种灭绝的过程:①确定性灭绝:森林砍伐和冰川作用、②)随机性灭绝:被削弱的种:群面临的绝灭危险将大大升高;种群越小这种随机性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越短,脆性越大

12、种群的绝灭过程分析:绝灭环、反馈环、反馈系统、环境变化

13、环境随机性: N:种群大小、Ne: 有效种群大小、r: 种群的增长率、Var(r): 种群增长率的变异、D: 种群分布范围

R绝灭环(环境千扰): Var (r)的增大和N的偶然性减小,使种群在面对进一步的环境千扰显得更脆弱,进- -步导致var (r) 增大

D绝灭环: N减小和var (r)增大改变种群的分布,斑块状分布,种群在空间分布.上的碎裂,对种群有许多不利因素

F环与A环:种群的Ne减小到足够严重的程度,2个基于遗传学的绝灭环将被启动,它

们都是遗传漂变增加和杂合性与遗传变异丧失的结果

14、八个生物地理界:①新北界、②古北界、③非洲热带界、④印度马来亚界、⑤新热

界、⑥大洋洲界、⑦澳洲界、⑧南极界(中国: ②④之间,②为长*_**

15、中国保护区类型划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①自 然生态系统类:森林生态系统

类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②野生 生物类:野生植物类型、野生动物类型;③ 自然遗迹类:

地质遗迹类型、古生物遗迹类型。

1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展示生态系统的原貌、物种基因库 、 科学研究的天然实

验室、公众教育的博物馆、旅游活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17、自然保护区的优劣比较:①自然保护区的范围②保护区的大小:物种越多,面积越大③其他指标(物种数的大小):圆形保护区较其他形状好;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其相同面积的几个小的隔离状的好;小面积连接的比相同面积相分离的好;相近的比分离的疏远的好④保护区划面积注意的问题: 确定面积(最小),必须能维持群落类型。

18、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前提①是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时间需要满两周年;②是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一般要大于10000公顷;③是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要有典型意

义或特殊价值。

林业名词

  一、森林生态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bai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 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某某(5年内)未成林地。

  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

  (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某某。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某某。

  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

  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某某、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某某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

  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

  优势树种:在一个林某某,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

  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

  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

  林相:有两种含义:①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某某。②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

  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 0.9 0.8……0.1。

  林某某: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某某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某某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

  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某某。

  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

  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

  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

  出材量与出材率: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某某、原木、小规格材和薪材的数量。不包括枝桠、树皮、伐根等。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它是反映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出材率高,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反之,说明利用差。

  总生长量: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

  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二、造林绿化

  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四旁绿化:指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

  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某某,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封山育林(封某某):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某某,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某某,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起伏较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山地:地势相对高起,表面起伏很大的地区。

  低山:海拔绝对高度500~10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的山地。

  中山:海拔绝对高度1000~20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的山地。

  高山:海拔绝对高度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的山地。

  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效磷少。

  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中铁铝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

  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

  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石灰性强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

植树: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

造林的几项基本措施: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

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

造林密度又叫初植密度。通常是指造林时单位面积( 公顷或亩),上的栽植株数或种植点数。

飞机播种造林:又叫飞播。是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的播种造林法。飞播的工效高、

成本低,便于在边远及人口稀少的地区大面积造林。但这种造林技术比较粗放、应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和树种。飞播造林地要连片集中, 植被覆盖度适中,土壤水分供应较充足。飞播适用于中小粒种子,且发芽率较高,种源又较丰富的树种(如松树等)。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 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全某某”(较长时间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半封”(季节性的开山)和“轮封”(定期分片轮封某某)。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育林方式。

/

/

/

/

//

/

/

/

/

/

/

其它问题

/

/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