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师如何做课题感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师如何做课题》感悟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为了弥补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理论知识的匮乏,为了改变自己对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我认真阅读了李某某教授的《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觉得豁然开朗。
《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某某教授编著,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
在这九个步骤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研究能力的,是如何恰当选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和如何撰写结题报告这三个环节。
一、如何恰当选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选题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立论要充分、合理。研究者要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所选的课题要以事实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没有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课题盲目性很大,研究成果也经不起推敲。
(2)价值性原则:理论价值(学术价值):是指课题对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3)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表述准确。研究者要将所研究的课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选定的课题要具体,不能过于笼统,不着边际。要小题大做。尤其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更应该选定明确而具体的课题,避免课题过大难以驾驭,无法达到教育研究应有的深度。
(4)创新性原则:好的课题应该具有独创性,选定的课题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是未被完全解决的,也可以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对一些问题的定论。研究者要清楚一个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加以创新。
(5)前瞻性原则:有创见、有新意,属科研前沿、学术空白。所选课题及研究成果能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服务。
(6)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要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研究者的知识、能力、经验、专长、所掌握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时间、经费、设备、技术支持等主客观条件都是选择课题时要考虑的因素。
(7)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2、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从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
与教师们联系最紧密的是课堂教学,教师们最关注、最感兴趣的也是课堂教学研究,围绕课堂教学,需要研究的课题非常多,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比如“教学中突发问题的处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导引”、“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与激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养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等等,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研究课题与课堂教学,尤其是与课堂教学改革联系得不紧,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的意识不强,放弃了自己的主阵地,荒废了自己的主业,是十分不应该的。当前,教育改革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时,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为对象,在教学的同时,以研究者的身份,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估。对成果的应用推广、对本项科研课题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和意见。
结题报告的形式主要包括调查报告(含观察报告、测量报告),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几种类型。
在教师专业发展日受重视的今天,在教师教学科研要求愈加提升的大背景下,成为一个懂课题、会申报课题、会研究课题的教师,已经势在必行。能够申请到课题、主持研究、完成课题,是教师具备较高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只要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只要不断地付诸实践,只要我们时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走上课题研究之路,应该是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教师如何做课题感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