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一课 国家、国籍和公民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国家、国籍和公民
讲义
同学们,毛泽东爷爷曾经说,“年轻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习近平爷爷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怎样才能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呢?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小就开始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一棵小苗才能够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家,可能还不止一个家,有没有小朋友放假了,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奶奶家,或者姥姥姥爷家呢?
对,每个人都有家,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共同生活,共同组成一个家。我们所有人的家,全部在一起,组成的一个大大的家庭,那就是我们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面,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那就是中国话,当然我们还有各种少数民族语言;我们拥有同一片土地,那就是我们脚下的国土;我们拥有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我们拥有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我们还有一个统一的政府,这个政府就像一个大管家,它操心的事可多了,它操心着我们的生活,维护我们的安全和秩序,它还负责代表我们,去跟外国的国家打交道,做朋友。
每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每个小朋友都要有自己的名字一样。我们国家的名字,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每个国家还要有自己的象征和标志。那就是国旗、国歌和国徽。
大家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天安门的时候,记不记得广场高高的旗杆上,悬挂的那面大大的红旗?很多人会在那里拍照,跟我们的国旗一起合影留念。每到国庆节的时候,很多单位也都会张挂国旗,来庆祝我们国家建国的节日。
五星红旗有5颗星,其中最大的那颗,代表中国共产党。其他的星星,代表的是其他不同阶级的人,这些人都团结和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红旗的颜色是红色的,我们的红领巾,就象征着是国旗的一角,红色代表的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大家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候,还同时要奏唱国歌。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我们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它是1935年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建国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奏唱国歌的时候必须要严肃,要肃穆站立,停止一切活动。
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有一个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的代表一起开大会,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
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间,悬挂着一个红色的徽章,那就是我们的国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跟国旗的寓意一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这里我们还要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古老而现代的,朴素又繁华的,北京。
保护国旗的小故事:
(1)珠穆朗玛是所有登山者最瑰丽的梦,它是真正的世界之巅,是人类靠双脚能够到达最顶层的高度。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王某某、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从此,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最高某某。
登顶背后是无数的艰辛。中国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台阶处,在这个被称为“飞鸟都无法逾越”的峭壁处,用血肉之躯搭成梯子,拼死登顶,登上顶峰,贡布老人拿出背的国旗升起来,那个时候天气是最好的,国旗飘扬在珠穆朗玛峰的最高端!
(2)张某某同学是学校的升旗手。每天,他和其他升旗手一起,尽责地升起鲜艳的国旗,看着国旗随着朝阳冉冉升起,他心中充满使命感和荣誉感。夕阳西下,他再把国旗收好放在专门的盒中。
有一天,轮到其他升旗手升旗降旗,小晖就正常放学了,路过学校操场,还不到正常收旗时间,他看到国旗还没有收。刚出校园,突然,天边涌来一大片乌云,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
“糟糕!国旗要被雨打湿了!”小晖撒腿就跑,冲回校园,任凭雨打在他的身上,头发上。他看到高悬着的国旗正在被雨吹打,心痛不已,赶紧三步并做两步,跑到旗台上,手握缆绳,降下国旗。小晖把它抱在胸前,跑进教学楼,他抱着国旗,紧贴着胸口,合着心跳,心暖暖的。雨水打湿了他的全身,可是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老师问他,为什么冒雨跑回校园降国旗,张某某同学自豪地回答: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我爱我的祖国。我要好好地爱护国旗。
我们学习了国家,了解了国旗、国歌、国徽,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国籍和公民。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妈妈身体中孕育10个月生下来的,然后慢慢长大,上了幼儿园,上了学,成了小学生。每个人都是这样来的,叫做“自然人”。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公民,有的人是,外国人,就不是。比如,我们同学中如果有外国人,这个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外国人,他可能就不是中国的公民。
每个国家,都给自己国家的人一个国籍的身份,这样,有了国籍的人,就成了公民。在不同的国家中,每个人的国籍是不同的,每个人就是不同国家的公民。
比如,我们是中国人,有中国的国籍,我们手里的身份证,就是我们在国内使用的,中国人的证明,就是中国公民的证明。外国人,没有中国的国籍,他们到中国来工作生活,有一本护照,是他自己的国家给他的,证明他身份的文件。他们没有跟咱们一样的,中国国家发给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
同样的,如果我们跟爸爸妈妈去了国外生活学习,我们也要有一本护照,来证明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是中国人,无论走到世界各地的哪里,祖国都会保护我们。
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国公民,就要按照中国的法律,享有作为公民的权利,承担作为公民的义务。比如,我们每个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有上学学知识学文化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遵守法律规定的义务,比如,按照交通法规,过马路,看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每个人,所有的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教案
(一)核心知识点
1.本节课基本知识点
初步认知国家概念、象征及标志
(1)了解和把握: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了解国旗、国歌、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2)初步建立国籍、公民的概念
了解和把握: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本节课提高知识点
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及寓意。
3.本节课需培养的核心意识
热爱祖国,热爱并尊重国旗、国歌、国徽。
树立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基本内容
1.宪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一百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一百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2.国旗
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是为了在红色大地上显出光明,也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的向心之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是为维护国旗的尊严,规范国旗的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1990年6月28日通过,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修正是根据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条 下列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一)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
(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
第六条 下列机构所在地应当在工作日升挂国旗: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委员会;
(二)国务院各部门;
(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五)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六)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七)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
(九)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十)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
学校除寒假、暑假和休息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有条件的幼儿园参照学校的规定升挂国旗。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展览馆、体育馆、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在开放日升挂、悬挂国旗。
第七条 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春节和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各级国家机关、各人民团体以及大型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应当升挂国旗;企业事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居民院(楼、小区)有条件的应当升挂国旗。
民族自治地方在民族自治地方成立纪念日和主要传统民族节日应当升挂国旗。
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时,应当在宣誓场所悬挂国旗。
第八条 举行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大型展览会,可以升挂国旗。
3.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歌法》明确规定,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不得奏唱、播放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广告、公共场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等。
在九类场合应当奏唱国歌,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升国旗仪式;各级机关举行或者组织的重大庆典、表彰、纪念仪式等;国家公祭;重大外交活动;重大体育赛事;其他需要奏唱国歌的场合。
《国歌法》还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4.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国徽的使用,该部法律于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公布,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应当悬挂国徽的机构包括: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各级人民政府;
中央军事委员会;
各级监察委员会;
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外交部;
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
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应当悬挂国徽的场所包括:
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
宪法宣誓场所;
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5.国籍和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80年9月10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据此规定,国籍伴随公民出生,与生俱来。
以上为《第一课 国家、国籍和公民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