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强夯试夯方案(.01.19)(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洋公园大道项目(二标段)
强夯试夯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地质***
XX洋公园大道项目(二标段)项目部
强夯试夯方案
1 工程概况
XX洋公园大道项目工程建设区域位于*_**内,西起XX东路,XX东寨港大道。道路全长12.045km,二标段道路里程:K5+120-K12+044.797,共6.925公里。其中强夯处理工作量如下:
表1.1强夯工作量统计表
桩号范围
长度(m)
宽度范围(m)
处理面积
K5+120~K5+812
692
22.5
15570
K5+822~K5+928
106
22.5
2385
K5+938~K6+172
234
22.5
5265
K6+187~K6+400
213
22.5
4792.5
K6+550~K7+200
650
22.5
14625
K10+680~K10+810
130
22.5
2925
K11+380~K12+045
665
22.5
14962.5
合计
60525
为确定强夯工艺效果,在强夯施工前应进行试夯工作,以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2 设计依据
2.1《设计委托书》
2.2《设计合同》
2.3 《建筑总图》
2.4 由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提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5 有关规范及图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 工程地质条件
3.1地理交通
本拟建道路位于**_*XX洋,起点西起规划建设中的桂秀路,终点位于XX经贸职业***处的东寨港大道。
3.2地形地貌
本项目与现有的兴洋大道、XX洋大道、博学路、东寨港大道平交,穿越农田、林地、鱼塘、草地、荒地等,也穿越排溪村、迈德村等村庄。
3.3地层岩性
根据《XX洋公园大道项目-道路及管廊缆线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详细地层划分如下:
①杂填土(Qml):本场地大部分有分布,灰黑、褐灰色。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土、石英砂粒,碎石、块石组成。层顶标高0.13~15.33m,平均值6.00m;层底埋深0.50~6.00m,平均值1.14m;层厚0.50~6.00m,平均值1.14m。
①1耕植土(Qml):部分地段有分布。灰色、浅灰色,松散状,稍湿,含有植物根系。层顶标高1.64~6.33m,平均值3.53m;层底埋深0.50~1.20m,平均值0.67m;层厚0.50~1.20m,平均值0.67m。
②粘土 (Q4al+pl):部分地段有分布。浅灰、灰黄色,软-可塑状,由粉粒、粘粒组成,少量粉细砂粒。切面稍有XX,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层顶标高-0.37~6.67m,平均值3.17m;层底埋深1.00~11.00m,平均值3.14m;层厚0.50~10.20m,平均值2.38m。
③粗砂 (Q4al+pl):部分地段有分布。棕绿色、棕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状,砂粒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内或场地积水时应及时排除,采取挖除软土或晾晒措施方可继续夯击施工,当地基土的含水量低,影响处理效果时,宜采取增湿措施,最优含水量根据试夯结果确定。
6.6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合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6.7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6.8为确保施工质量,应选择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6.9本项目地基处理设计施工遵循“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施工中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
6.10未尽事宜严格按现行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强夯试夯方案(.01.19)(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