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课时 教读引领课背影教案

本文由用户“hehanyi”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8 00:58:05 举报文档

以下为《语文第1课时 教读引领课背影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课时 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背影》

【学习目标】

1.从题目入手,感知父亲形象,把握“我”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感受父子深情。

2.关注线索和详略安排,探究写人记事散文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家李某某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背影》这篇文章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经典中的经典,探寻它感人至深的奥秘。

二、深入理解父子深情

1.默读,整体把握文意,感受父子深情。

(1)安排学生默读课文,设身处地地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文中的父子深情。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发言参考句式:

①在《背影》中,我看到了一位??????的父亲(儿子),他对儿子(父亲)满怀

????? 之情。

②文中的“???????????”一句(段)让我回忆起自己和父亲的过往,相同的是

????????????,不同的是??????。

(此环节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不设固定答案。教师可在充分了解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2.朗读,关注父亲举止,体会父子深情。

(1)安排学生朗读第6段,联系全文细细品味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参考示例:

作者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仿佛用特写镜头细致地展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并用“我”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作者描写背影的镜头是一个“慢镜头”,这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动作确实不利索,另一方面也是详细描写、展现形象的需要。这个慢镜头到父亲爬上月台就停止了,父亲的背影也就定格在那里,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作者详写“背影”,把“背影”作为一个感情的凝聚点或父爱的象征物,融入感情,慢慢释放,表现了深切的父爱,使情感的表达更具体、更有隽永的意味;详写“背影”,既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并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又能从中理解父爱的普遍意义,从而领悟文章深广的意蕴。

(2)安排学生再读第4、5段,联系第6段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

有人说,年迈且腿脚不灵便的父亲为二十岁的儿子买橘子实属多此一举,你怎么看?类似的举动在文中还有吗?找出来读一读,试着去理解父亲这些看似“无用之举”背后的心理活动,把你的理解与同学进行交流。

参考示例:

类似的举动还有:说定不送儿子,犹豫再三又决定亲自去送行;为儿子拣定座位并铺好大衣;反复嘱托茶房……

这些举动和过铁道买橘子一样,对年已二十,已来往过XX两三次的儿子来说,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但恰恰是这些“无用之举”,真实细腻地展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既不放心儿子,想与儿子多待一会儿,又放不下那个时代父亲的架子,所以踌躇犹豫;世事艰难,前途迷茫,经济拮据,儿子北上后要自己打拼,父亲既担忧又愧疚,所以明知儿子已成年能照顾自己,也要事无巨细,一一包办,要尽自己所能为儿子做点什么才觉心安。

3.细读,体察情感变化,理解父子深情。

文中的“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安排学生找出体现“我”情感变化的语句细读,并交流“我”态度变化的原因。

参考示例:

车站送别时,年轻的“我”对父亲略有不耐烦,觉得他“迂”,“说话不大漂亮”;看到父亲艰难地在月台爬上爬下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 ,“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看到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想到与老境颓唐的父亲经此一别便难再见,心中又涌起无限怜惜、愧疚和悲凉,“眼泪又来了”;几年后收到父亲的来信,得知父亲日渐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点小,情感凝聚其中。不求全面、完整,只求将为主题服务的内容写得精要、细致,使文章精致短小,意蕴深广,散而不散,极具艺术魅力。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仅一千多字,却蕴含了极丰厚且复杂的情感,感人至深。这既得益于叙事抒情的真实和诚挚,又得益于作者选择、组织材料的功力。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围绕一个重要形象“背影”展开全文,精心安排详略,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传达得淋漓尽致,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共鸣。

五、布置作业

1.根据拼音写出本课重点词语并自查改错。

2.自查资料,完成与本课相关的文学常识填空。

3.通读丛书中的《酒》《谈〈背影〉》,自主完成 3 ~ 5 处批注。

【板书设计】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窝头会馆人物分析
  2. 梁雨润事迹——感动中国
  3. 作文升格示例
  4. 《砂器》观后感
  5.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
  6.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阅读教学的策略 XXXXX
  7. 背影片断教学
  8. 《背影》中经典片段教学设计
  9. 小学社会情感学习计划

以上为《语文第1课时 教读引领课背影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