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怎样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本文由用户“g21847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18 09:40:2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历史课中怎样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历史课中怎样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新课标新理念的教学,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重要的教学人力资源。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处于逐步走向成熟期,他们充满着朝气和幻想,富有创造,身心不断发展,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创造着课程,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课程,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经验,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因此,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的主体,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和教学过程的主角。 学生资源的开发,重在素质和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1、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利用。

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学生是课程的主要资源。乡村中学大多处于偏、贫、困的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素质大多较低,很难适应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历史教学中的一大任务。学生素质的培养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1)、道德方面:培养他们具有端正的品行、友善、热爱生活、富有同情心和爱心。(2)、在理想方面:培养他们自强自信,具有远大理想。(3)、在创新方面: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4)、在心理方面:培养他们开朗乐观的心态,善于合作,善于相处,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素质是教学目的的需要,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标志着学生某一资源得以开发与利用。;因此,培养学生素质,既是教学任务,也为学生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利用。

实践证明,中学生善于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且能从中寻找到有意义的东西,有利于学习进步和自身的提高。因此,“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但是,乡村中学教学设施不够齐备,平时对历史教学重视不够,再加上旧教法的影响,使学生对历史科没有什么兴趣。要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应破旧立新,坚持以生为本的新理念为原则,从教师为主导,从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创新的精神,实现使学生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决定了教师的指导地位,学生能否配合教师教学进行自主学习,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学生能否配合教师教学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历史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需要。

人的积极性是与人的需要密切联系的。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它是由某种目的引起的。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心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学习目的教育可从学习历史科对学生在升学中的作用,对自己在成长和生活中的作用,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作用等多个角度进行。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通过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智能型人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学生普遍争强好胜,活跃大胆,不甘落后,好表现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竞赛式、辩论活动、历史小剧、演讲等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了“激奋”的氛围,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3)、运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生对历史事件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来实现。如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采用了此法。

③好奇性生动,就是历史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平铺的历史叙述中给学生一点意外刺激,从而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一般可以有留下悬念,引起争鸣,联系热点等方法来实现。如讲授“西安事变”时采用此法。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运用社区课程资源、课堂活动、合作学习等方法来实现。

余某某

2016.12.22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历史课中怎样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