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评课内容

本文由用户“nhpzjiaqi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4-17 10:18:4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数学评课内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评课体现了”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专业地读教材是要看教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抓住课堂的核心,凸显学科的本质。用心地读学生是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相信,尊重学生。智慧地读课堂不仅在于评课堂的结构,评环节的实施,习题的设计,更要关注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价值。评课不是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追问的方法,思维的加速运动。

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巧用错误资源。学会等待和装糊涂是教师的一种智慧,课堂上出现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内化概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从中也提高了获取知识的速度。

把课堂教给学生

一是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教师要适时地“进”、“退”,让学生走上台。

从3月12日—4月18日共听了20位数学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为讲好这节课老师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确实,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个老师的追求。下面我就这20 节课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老师们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很多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过渡到新知识的教学。如:刘某某老师和大张艳丽老师都是讲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她们都是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物品的价格,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使学生感到学好小数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张艳丽老师讲课的那天是3月12日,正好是植树节,她讲的课题是《年、月、日》。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是什么日子?接下来便出示一张3月12日的日历。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然后揭示课题:年、月、日。这样的谈话目的性强、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与新课衔接自然。当然也有一些情境创设的不那么完美,每每设计一节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创设怎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积极的一面。但有的老师课前谈话或活动针对性不强,甚至绕来绕去不知要干什么,致使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前松后紧,有些课上甚至没有了练习的时间,这样的导入,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形式,有不如没有。

导入部分宜间接明快,也可以直接导入。如:胡某某老师讲的《找规律》一课,当出示情境图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一下子就导入了课题。尹某某老师的《乘法分配律》、石磊老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都是在复习中分别出现了一些算式、一组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分数,不知不觉中生成了本节课的课堂资源,然后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情境的创设应视课题需要,还要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忌死板硬套。

二、创设情境固然重要,但我们的视线更应该关注教学的内容和本质,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表达上。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应用更是一节课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下面就这些环节进行点评。

1、教学过程应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究、研讨的空间,对于这一点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能体现出来。但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课上老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因为学生的表达、活动的结果有时是老师无法预设的,课堂上老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就会对意外生成的课程资源不能合理运用,不能及时的进行评价,对于不规范的表述或操作不能及时引导。例如在讲《倍》这一课时:第一行摆两个圆片,第二行摆14个圆片,问:14是2的几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这一活动安排得很好,可是当学生往磁板上摆不开时,便摆成了3行,这样是非常不规范的,老师没有及时规范学生的操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是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例1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蛋糕)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说出结果。这样就把除法计算与分数联系了起来。

导入部分宜间接明快,也可以直接导入。如:胡某某老师讲的《找规律》一课,当出示情境图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一下子就导入了课题。尹某某老师的《乘法分配律》、石磊老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都是在复习中分别出现了一些算式、一组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分数,不知不觉中生成了本节课的课堂资源,然后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情境的创设应视课题需要,还要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忌死板硬套。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数学评课内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