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一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
指标类别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值
风险水平
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大于等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
大于等于60%
3.流动性缺口率
大于等于-10%
信用风险
4. 不良资产率
4.1不良贷款率
小于等于4%
小于等于5%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5.1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小于等于15%
小于等于10%
6.全部关联度
小于等于50%
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小于等于20%
8.利率风险敏感度
操作风险
9.操作风险损失率
风险迁徙
正常类贷款
10.正常贷款迁徙率
10.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不良贷款
11.不良贷款迁徙率
11.1次级贷款迁徙率
11.2可疑贷款迁徙率
风险抵补
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
小于等于35%
13.资产利润率
大于等于0.6%
14.资本利润率
大于等于11%
准备金充足程度
15.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15.1贷款准备充足率
大于100%
大于100%
资本充足程度
16. 资本充足率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
大于等于8%
大于等于4%
附件二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某某、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某某、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2、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3、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指标释义: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不良贷款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的一部分,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定义一致;贷款以外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附注说明
以上指标中项目的详细定义及填报要求依据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说明执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