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

本文由用户“liran91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6 11:37:3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五章:动词作宾语和动词的名物化

(一)、名词动化的根源:(有现实需要也有主体能力)语言表达上讲,是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对动作或关系加以“叙说”,还需要“指称”动作或关系。从认知上讲,人有将动作或关系“视为”抽象事物的能力。

语法上动词的名化在认知上就是动作或关系的事物化,在语言表达上就是所叙说的动作或关系的指称化。名词化、事物化、指称化只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事物化是个程度问题,指称化也是个程度问题,例如对一个动作的指称,“定指”的要比“不定指”的指称性程度高;同样,名词化也是个程度问题。

主语位置上的指称性成分有“定指”的要求,所以这个位置上的名词动化程度较高。相对而言,宾语位置上的指称性成分不受限制。

认为兼语式是双宾的一种:“我派他去XX”相当于“我派他一个活儿”。

“广义谓词性宾语”,简称“谓宾”:这个“谓宾”完全是从语义上定义的,是指“意念上表达一个命题、一般充当句子主要动词表示的动作的对象、结果或目标的成分”。文中把充当句子谓语中心的动词叫做“主动词’,如“我知道他要来XX”中的“知道”;把谓宾中的动词叫做“宾动词”,如上例中的“来”。

主动词已知是动词,本章的目的是要讨论宾动词名物化的程度问题。

根据主动词的主语或宾语与宾动词的主语是否有同指关系(co-reference)这一标准将主动词分为下面三类:

操纵类:主动词的宾语与宾动词的主语同指。

模态类:主动词的主语与宾动词的主语同指。

识知和言说类:主动词的主语与宾动词的主语不一定同指。

主动词和谓宾之间联系(简称“动词一谓宾联系”)强度的“象似性”

这种联系包括语义上的联系和形式上的联系两个方面:语义上的联系强度越高,形式上的联系越紧密;语义上的联系强度越低,形式上的联系越松散。

Hiaman(1985)是这样定义语法的象似性的:当某一语言的表达式在外形、长度、复

杂性以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时,我们就说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性这一性质。

数量象似原则:量大的信息,说话人觉得重要的信息,对听话人而言很难预测的信息,表达它们的句法成分也较大,形式也较复杂。

独立性象似原则:一个表达式在语言形式上的分离性和它在所表示的物体或事件在概念上的独立性相对应。也就是说语言形式的个体化和概念的个体化相对应。

顺序象似原则: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重叠象似原则:语言表达形式上的重叠对应于概念领域的重叠。如汉语中量词的重叠,可以表示“每”,如“个个都很好”;可以表示“逐一”,如“一首一首地唱”等。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或动作在量上的叠加,这种含义在形式上也是用相同的成分叠加来表现的。这一象似原则同数量象似原则有联系。

范畴象似原则:属于同一形式范畴的语言单位在认知上也有相似之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词类,根据形态标记划分出的词类其成员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

距离象似原则:认知上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空间上也相接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领有者和领有物之间的联系,“不可让与的”比“可让与的”紧密;对大量语言的调查表明,两类领属结构成分的距离也是后一类小于前一类。如汉语“我的帽子/我妈妈”,英语中的“a hat of mine/my mohter”。

操纵类动词的宾语和宾动词的主语同指,模态类动词的主语和宾动词的主语同指。有同指的论元,主动词和谓宾的语义联系就较强;反之,没有同指的论元,主动词和谓宾的语义联系就较弱。所以,操纵类和模态类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意义才可以活用。这也是为什么一些n明明是核心成员仍旧可以活用。【这里和动词的活用何其相似,v也是因为衍生出了相应的类意义才能活用的】

名词活用的功能解释

名词的语法特征往往跟空间特征有关,动词的语法特征往往跟时间特征有关。抽象名词本不具备太多典型性,它们的空间特征相对较弱,无指名词不具外延性完全不带有空间特征。所以名词活用及活用自由度各异的根本原因:名词表现其基本的空间意义时,其功能必定是稳定的;当它丧失了明显的空间意义甚至具有了一定的时间意义时,就有可能发生功能游移现象。【动词名词表现其基本的时间空间意义时功能也是稳定的,当他丧失了时间空间意义甚至表现出一定状态义时就可能活用为形容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英语中的主谓一致
  2. 五张思维导图,轻松熟记小学四大时态
  3. 倒装句练习题
  4. 初中英语语法点汇总
  5. 语法长难句知识点总结
  6. 汉语语法结构
  7. 初中英语句子成分讲解-练习及答案
  8. 英语八大时态总结一览表
  9.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
  10. 英语时态结构
  11. 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上册《Can you ran fast?》PPT教学课件

以上为《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