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绳金某某道耶苏堂社区服务治理创新工作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老街坊+小积分”百年弄堂再焕生机
——绳金某某道耶苏堂社区服务治理创新工作
【简介】XX非常幸运,因为利玛窦在XX居住了三年。利玛窦不仅带来了中西科技文化交流,更给XX留下了一个地名“耶苏堂”。《XX市地名志》(92年版)“东起绳金某某,西至XX南路。1900年始建教堂,俗称耶苏堂,巷亦得名耶苏堂。1966年改称驱帝巷,1984年更名为耶苏堂巷。”
沧海桑田,当初走在时代前列的十里洋场,成了人口老龄、群众诉求多元和社情复杂的老旧小区,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摆在社区党委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此,前进路322、324号率先启动居民自治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业主委员会、志愿者服务队,推行“小积分”促进居民自治“大变化”,使“老街坊”共享“新生活”。同时,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和管理模式。
【服务内容】依托“党群服务365”平台,制定服务清单和积分制度,以“圆桌会”会诊解决社区难题,构筑群众当家做主长效机制。
“大党建”:打造邻里守望同心圆
“现在变化真大,小区内私家车有地方停放,环境卫生也比以前好多了。”前进路322、324号的居民熊春香高兴地说。先前,小区内存在私家车乱停乱放、环境卫生不整洁等现象。社区党委了解情况后,***员会,党员进入业主委员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居民共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规范私家车辆有序停放。
作为典型的老旧XX区,耶苏堂社区像这样市政设施老化、车辆乱停乱放,无休闲娱乐场所、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比比皆是,群众希望改善生活环境的呼声很高。为推进街区治理发展,更好履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近年来,社区党委扎实开展以“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倡导“一家亲”理念,因地制宜成立了5个党支部,由社区党委5个委员担任支部书记,划定责任区域,每名党员定岗定责。同时将热心小区治理的普通居民纳入“两长五员”岗位,***员会与党支部形成合力,通过党委统筹,党群同心,全域联动,营造出邻里守望、和谐共进的良好风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
“小积分”:激活居民自治新动能
针对社区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居民群众公德意识、法治意识不强,参与社区建设不够等现状,耶苏堂社区依托“党群服务365”平台,制定服务清单和积分制度,定期下达环境整治、文体活动、矛盾调解等服务任务,由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线上认领,完成任务获得相应积分,***换取礼品。
居民余达凤平时就经常在闲暇时帮社区做义务劳动。她说:“刚开始只是打发时间发挥余热。”社区干部告诉她,义务劳动可以得到积分,积分拿到小区里的自动售货机里兑换东西,比如:牙膏、纸巾、香皂、食品、饮料等日常生活用品,对应消耗10分到400分不等的积分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又能做好事,还可以获得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何乐而不为呢?”后来,余达凤发现自己影响了身边不少居民。“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一直都在扫楼梯,很多人看到了也跟着一起扫,这也给自己的孩子立好榜样。”
积分管理给耶苏堂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社区群众自觉投身到环境整治中,社区环境持续好转;参与文体活动的群众越来越多,邻里矛盾纠纷大幅减少,社会治安长期平稳……“小积分”不仅细致入微地改变着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居民的精神面貌。
“圆桌会”:发挥多元共治聚合力
社区的事,都不是大事,但解决起来却复杂难办。以前光靠社区干部东奔西走,面对需要多方协调的时候,也常某某“有心无力”。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各种主体的良性互动,为社区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特色成效】2020年7月19日,耶苏堂社区一场关于平整路面事宜的“圆桌会”召开。通过自主协商,实现“居民凑钱平场地,自我管理好省力”的工作格式。目前居民自治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停放机动车140余辆, 由3位热心居民维护停车场的卫生秩序,极大缓解了该小区难停车、乱停车问题。
实践证明,推动居民自治管理是破解社区服务治理困境的“金钥匙”。积分制、“圆桌会”并不新鲜,耶苏堂社区的管理模式完成的是“从有到优”的优化创新。如今,这一模式已经在绳金某某道中全面推广,凝心聚智,不断激发起社区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澎湃活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绳金某某道耶苏堂社区服务治理创新工作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