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小练笔》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少年壮志不言愁
今天的练笔素材来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后题。“当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时,你会怎么回答?想一想,说清楚你立志的原因。”显然,这个小练笔的设计由两个意图:一来仿写课文倒叙的写法;二来引导学生学习少年周恩来从小立大志,将个人的志向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为了让孩子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课前课中补充介绍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引导学生明白旧中国积贫积弱,多灾多难,列强瓜分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欺凌百姓。在那样的动荡时局中,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的大志令人感佩。尤其是读到他十九岁东渡日本留学前写下的那首壮阔豪迈的诗篇后——“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孩子们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激起了对周恩来的敬仰之情。
但是,看到这个练笔素材时,我们深感难度不小。首先,现在的中华已然崛起,孩子们生活和平年代,根本不知为何学习;其次,谈到理想不能与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孩子们从何处下笔呢?再次,这些养尊处优的10后,不懂历史,不问时局,书读的有限,他们的志向该如何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呢?指导不好,这篇小练笔学生只能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或者喊喊口号而已。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更达不到设计题目的意图。于是,笔者带着困惑到办公室和几位老师开始集体备课。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集体的智慧可以化难为简。我们如此安排指导思路:
首先,给学生讲明本次习作内容: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即为什么而读书?重点讲明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也就是你因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或什么场合下,看到了什么情境或听到什么人的什么事情,或者读了哪个故事,哪本书,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决心立志。
其次,帮孩子们突破难点。让孩子明白,中华民族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已然崛起,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富裕、幸福。那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怎样结合当前社会局势,祖国发展需要而读书,立下远大志向呢?老师需要帮孩子们普及一下“时事政治”,尤其是要了解目前中国存在的一些危机,以方便孩子们找到立志的契合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几经筛选、头脑过滤,我们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给孩子讲述。
中美贸易战:美国政府为遏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5%_25%出口关税的征收;南海问题:美国怂恿其他国家围追堵截南海,是为了争取自己的霸权地位,占有我们的石油资源,挑起战争,坐收渔翁之利。美国之所以如此霸道,还是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科技、工业、农业方面超过中国。
另外,美国制裁中兴通讯,中兴因为没有自己的芯片无力还手,付出超20亿美元的罚款等;制裁华为,华为选择正面硬杠美国。因为华为拥有大量海思芯片,还掌握了核心系统的自研能力。这两个事件说明,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而这也是中国所欠缺的地方。
再有,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猪肉等需要大量进口美国、德国、西班牙等西方国家。在中国的西部及其他偏远的山区,有些家庭和孩子缺衣少食,喝不上自来水,用不上网络,甚至接受教育都比较难,生活很困难。这说明,我们的国家农业和养殖业还不够发达,不能完全自给自足。中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还没有完全实现脱贫致富,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很新鲜,美国的霸权行径也激起了孩子们的愤怒之情,纷纷表示要想办法制裁他们。此时,若把问题,你要为什么而读书抛给孩子们,孩子们估计还是一头雾水。但至少,他心中已经种下了“居安思危”的种子。接下来,我们还要用名人引路。我们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了以下名人立志报国的例子:
杂交水稻之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巍峨的一座山峰。另外还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各级领导干部,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保家卫国的解放军等等。
讲到这里,孩子们便兴奋起来。当老师再问起“你为什么而读书时。”他们积极踊跃,认真而坚定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为救死扶伤而读书”, “为祖国科技发展而读书”,“为教书育人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看来,我们已经听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于是简单梳理一下思路:首先是开篇点题;第二是具体写写自己立志的原因;第三,总结你要做像谁一样的人。
期待佳作产生,希望理想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扎下深根,更希望从此他们明白在他们幼小的肩头有沉甸甸的责任在,早一天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含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小练笔》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