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初三物理期中重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十三章 内能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选择、解释现象)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例题1.在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水味
B.往菜汤中滴几滴醋,菜汤有了酸味
C.墙脚堆煤久了,墙壁上有了擦不掉的黑色痕迹
D.水中有很多细菌在活动
【知识点二】分子间的特征及作用力: (选择)
物态
分子特性
外在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一定形状
有无一定体积
固态
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
无
【知识点三】内能: (选择)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可以为零,而内能与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4)对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的内能越大;反之,当它的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会减少。
例题2.关于内能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B.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完全相同的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例题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把两块干净的铅块压紧,他们会粘合一起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原因
B.冰冷的冰块儿没有内能
C.给一杯水加热,水的内能增加
D.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知识点四】热传递: (选择、解释现象)
(1)概念: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例题4.小明在生活中发现了下列几种现象:
(1)夏天阳光下,走进水里,感觉水温明显比沙滩温度低;
(2)妈妈做好了蛋花汤,在热汤里滴了几滴香油,小明闻到了浓浓的香味...
(3)冬天在学校里,有的同学抱暖水袋取暖,有的搓手取暖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个现象。解释现象 :
【知识点五】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选择)
方法
具体办法
内能变化
举例
实质
做功
对物体做功
增大
活塞压缩空气实验
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物体对外做功
减小
空气推动塞子实验
热传递
物体吸热
增大
用热水袋取暖
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物体放热
减小
热水变凉
【知识点六】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实验)
例题5.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比热容概念建构:(请填写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
器材
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铁架台、秒表、加热器、
/
方法步骤
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初温 的200g的煤油和水,利用温度计测量它们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实验中“热得快”通电时间的长短反映水和煤油______的多少,这是利用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 法。
表格与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煤油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由图象得知,甲是 。
结论
实验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 的温度升得快;如果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较多,这种物质的特性用比热容来表示,即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知识点七】比热容 (选择、解释现象)
(1)定义:①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②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或: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3)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4)水的比热容比较大:c水=4.2×103J/(kg?℃)。
例题6(多选).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种液体( )
A.甲液体比热容大
B.乙液体比热容大
C.升高同样的温度时,甲吸热多
D.升高同样的温度时,乙吸热多
例题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锯木头时,对锯条 ,锯条的内能 ,温度升高。
(2)初春培育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早晨给水田多排水,傍晚多灌水,这是利用水具有较大的 这一特性,在同样受热或受冷的情况下,水温度变化 。
【知识点八】比热容的相关计算 (计算)
热量计算公式:Q = cmΔt。
(1)吸热过程公式:Q 吸= cm(t — t0)。
(2)放热过程公式:Q 放= cm(t0 — t)。
例题8.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3:1,若升温相同,则甲、乙的吸热之比为:
A.1:2 B.3:2 C.3:1 D.2:3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知识点一】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选择)
/
例题1.下图是汽油机工作各冲程示意图,符合工作循环顺序的是( )
/
A.acdb B.cadb C.cdab D.dbca
【知识点二】燃料的热值:(选择、计算)
(1)燃料燃烧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2)热值:
(1)定义:a.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b.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例题2.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它的受光面积为1.2m2,内装80kg的水,太阳每分钟辐射到1m2面积上的热量是7.56×104J,如果有60%的热量被水吸收,问:
(1)20℃的水晒3小时后水温将达到多少摄氏度?
(2)煤气的燃烧值是4.2×107J/kg,若煤气灶的热效率为40%,烧开这些水需燃烧多少煤气?
【知识点三】热机的效率:(计算)
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知识点四】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选择)
定义::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著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选择)
(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实质:电子的转移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 (选择)
正、负电荷: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人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带电: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电荷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知识点三】验电器 (选择)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例题1.(多选) 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能吸引小纸屑,说明“摩擦起电”B.被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靠近时,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电池会发热,说明:短路时,电流会过大D.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说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知识点四】导体和绝缘体: (选择)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等。
【知识点五】电流: (选择)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电路中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一定是串联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有电源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D.有持续的电流形成时一定有电源
【知识点六】电路: (选择)
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它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接通和断开电路。控制用电器是否工作。
④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它是用来传输电能的。
【知识点七】电路的4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短接: (选择、作图)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这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且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4)短接: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知识点八】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电路 (选择、实验)
电路
连接方法
电流
路径
有无节点
各用电器间是否互相影响
开关个数
改变开关位置是否影响电路
串联电路
用电器首尾相连
一条
无
互相影响
一个
不影响
并联电路
用电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
两条或多条
有
互不影响
可以多个
可能影响
例题3.(多选)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电荷存在
D.若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则它们一定串联
例题4.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5.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请填写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
准备
连接电路前,先要画好电路图。电路的连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 连到电源负极;注意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的,这是为了 。
现象
①在串联电路里,开关可以控制 用电器,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 ;
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可能 ,干路开关控制 ,
支路开关控制___。
②在串联电路里,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 ;在并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它用电器 。
【知识点九】电流表 (选择)
(1)清楚实验室使用的电流表的符号、外观、表盘、量程、接线柱。
(2)电流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②使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例题6.用电流表测通过L2两端电流,下列电路正确的是( )
/ / / /
A B C D
【知识点十】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选择、实验、计算)
(1)串联电路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公式表示:I = I1= I2。
(2)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公式表示:I = I1+ I2。
例题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是0.6 A,电流表A1的示数是0.4 A,则
(1)通过灯L1的电流;
(2)通过灯L2的电流。
/
例题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都发光。这时两个电流表A1、A2指针所指的位置都如图乙所示。求:
/
(1)通过灯L1的电流;
(2)通过灯L2的电流。
练习部分(内能部分)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 。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 。根据图乙可判断出b吸热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
/
2.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 ℃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
以上为《初三物理期中重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