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本文由用户“li08224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04 16:59:0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江铃希望学校 刘某某 ***

《角的度量》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角的大小的基础上才进行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操作性课题。本节课中数学概念较多,如量角器上1°的认识、认识中心点、认识内外0°刻度线等,语言抽象,而我班学生基础弱,这又大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教学前关于怎样避免教学时过程过于枯燥,怎样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我思量了较多时间。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和量角,教学难点是怎样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不同角的方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具体的量角方法就是量角器上有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角的重合,再看内外刻度线来准确读出度数。本课时在认识了角的度量单位后,用量角器量角重合读数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的,所以我认为本节课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难点上——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不同的角,并很快地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的度数。因由此教学考量,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是引入课题。

我创设了男女生比赛画角和师生比赛画角的情境,“谁画的角更大呢?”,激起学生学习量角的强烈欲望,营造学习氛围。

第二层是本课时的重点之一——认识量角器。它是下一层次教学内容的基础。

我将这一层次的教学重点放在找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准备先从认识度量角的单位、再认识半圆180°的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最后找量角器上大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法,也有读数不正确的情况存在。经过反思后,认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准备还不够充分。教学本课之前,没有考虑到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量角器,更没有想到要强调量角器的质量和规格。教学时就发现一大部分学生的量角器不规范,刻度数有所相差、刻度不清楚等,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测量角的度数。

二是教学细节还没有落实到位。在观察量角器时没有给出足够时间让大部分同学观察、交流讨论,以致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不熟悉,使用起来不顺手。在量角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尝试的时间和探寻的引导也不够。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量角,过程有一定的难度:顶点怎么和中心点重合操作简单,但要把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也要在量角器刻度之内,操作起来就不容易了。而分清内外刻度线更是困难,但它又是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的关键。

三是练习不够。由于课堂时间问题,掌握了量角方法的学生,操作时也不熟练,耗时且准确率达不到百分百。还没掌握量角方法的学生,更需要在多个练习当中尝试纠错。

四是量角后做题不规范,审题不清。∠1=60°,不写角度量的单位°,对角度量单位意义的认识不清晰,做题习惯不好。

以上教学完新授课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以求最终达到角的度量的教学目标,攻破本课时重难点。

一是不断鼓励学生尝试量角,熟能生巧。

二是引导学生谈自己量角时的步骤经验,让学生巩固内化量角知识。

三是关注后进生,查缺补漏,逐个攻破。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小学数学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方案
  2. 《位置》教学反思
  3.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记录
  4. 《后疫情时代有效教学之在思考》学习体会
  5. 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6. 教学反思 数学科组
  7. 乡村少年宫活动课程 舞蹈
  8. 计算机教学心得
  9. 《用量角器量角度》教学反思
  10.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1. 针对美术线上教学总结
  12.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13.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14.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15.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16. 《打电话》反思
  17. 《猫》教学反思
  18. 找规律教学反思
  19. (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青蛙》教学反思1

以上为《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