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单元XXXXX升和毫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单元 升和毫升
第1课时 升和毫升的认识
/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量含义,认识测量工具以及“升”和“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并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识“升”和“毫升”, 了解容量的含义,会用测量工具测量水杯的容量,能读出包装盒上的液体容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升、1毫升有多少”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教师谈话引出喝水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完全不同的杯子,并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杯子,一个高一些、一个矮一些。猜猜看,哪个杯子装水多?
学生汇报。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意见,到底哪个杯子盛水多呢?我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这样的杯子,现在我们就分组试一试。
2.教师提出小组合作“盛水”实验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想办法检验自己的估计,并指导学生注意安全。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发现比较的方法。
3.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交流不同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实验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说一说?拿上你们的杯子,一边演示一边给大家说。
指名回答。
4.教师演示“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分别倒入一样的杯子中的方法”让学生比较。
5.介绍容量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两个杯子哪个装水多。在数学上,哪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板书:容量)
教师用手指向两个杯子,问:这两个杯子哪个容量大?
指名回答。
二、自主探究、体验概念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粗细不同、装的饮料高度一样的瓶子。先让学生观察、交流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讨论:怎样比较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
学生汇报。
师:现在老师就发给每个小组一组测量工具,仔细观察,待会儿给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的时间,最后教师进行演示)
师:究竟哪瓶饮料多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呢?
学生汇报。
2.认识量筒和量杯。
教师提问: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饮料的多少?引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初步了解各种测量工具。
学生汇报。(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演示)
3.认识“升”和“毫升”及字母表示。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刚才有同学说到量杯上有“mL”这样的英文字母,这是一个表示容量的单位,叫毫升;还有一个更大的单位是升,用“L”表示。
在认识测量工具的基础上介绍升和毫升,并板书:
升——L
毫升——mL
4.启发学生举出其他用升和毫升作计量单位的例子。
师:你还知道哪些用升或毫升作计量单位的液体?
指名回答。
5.测量饮料有多少。
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试着读出量杯里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
(教师注意指导读的方法)
三、实际测量、熟悉方法
练习往量杯里倒水。
(1)用量杯量出150毫升的水;
(2)用量杯量出80毫升的水;
(3)用量杯量出800毫升的水。
师:刚才我们用量杯准确地量出了这两瓶饮料的多少。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现在我们就小组合作。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1.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时教师告诉学生:1000毫升也叫做1升。这样进一步认识了“升”这一数学概念,又通过实验操作,得出1升=1000毫升这一数学结论。最后在做一做环节,通过台秤来测量1升水有多重,并说说是怎样测量的。这样的环节设计,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去理解、去感悟100毫升、几百毫升、1000毫升(1升)的水到底有多少、有多重,建构空间表象。
[不足之处] 课堂上活动时间过长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活动本身吸引,当活动结束后,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纪律也难以控制。
[再教设计] 活动中,心里要一直带着任务去引导学生,既让学生人人参与操作,又让他们明确实验结果,知道单位升、毫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1单元XXXXX升和毫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