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音乐鉴赏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教学设计
主题名称
《独特的民族风》欣赏
姓名
李某某
工作单位
**_*学
年级学科
高一年级 音乐鉴赏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本人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简要说明目前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的水平)
在这几年,我从各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从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一知半解到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现状,特别是不足之处: 1、对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属于中下等水平,对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掌握不够熟练,对网络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多;2、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新创意还不够;3、学校配置了设备,但设备的质量没有保障,所有的电子白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示屏变得相当白而看不清;4、随着信息技术新版教材的实施、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
二、教学对象与特点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本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出现情况总结以下几点:一、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都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基本以课本为主。二、学生的认知特征: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三、学生的知识基础:(1)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2)没有进行过准确的发音练习。(3)更不会对音乐有着专业性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3、过程和方法: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各组对自己收集到的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做适当的探究。
【教学重点】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XX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四、教学过程与技术应用(针对教学过程,对拟解决的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学环节
过程描述
技术工具及使用
多媒体导入
大屏幕播放几组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的风景和人情的图片。
多媒体
新授
聆听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音乐。
多媒体
拓展
除课本上的几首音乐外,再给学生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具有创新意义的音乐。
多媒体
探究
对比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大屏幕播放特点对比的概况)
多媒体
延申
播放一些音乐让学生猜乐器和属于哪个民族
多媒体
五、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多彩民歌的一个子课题,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还有在试唱《嘎达梅林》的时候,有的同学长的跑调了,这主要是因为学的次数少,有的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力及接受力差,所以长的不是很好,但因为这位同学是主动站起来唱的,由于他的勇气可佳,还是给予了表扬。还有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让学生与老师参与活动是,老师说可以跟着欢快的节奏大家动起来,但学生不好意思。这方面将是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培养的环节。
总之,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要改进的东西还远远不足,今后我将加强自身修养,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与培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与发展,设计独特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音乐鉴赏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