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天籁——关于蒙古族民歌的感悟

本文由用户“萌妹子妹子”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4-17 14:53:34 举报文档

以下为《草原上的天籁——关于蒙古族民歌的感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草原上的天籁

——关于蒙古族民歌的感悟

民歌是我国民间文学的宝库,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能够贴近于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品。蒙古族民歌在我国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反映着蒙古族的起源、风俗文化及其世世代代的生活面貌。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

作为一个在内蒙古自治区长大的汉族姑娘,记得第一次去牧民地区时,第一印象就是交通和网络不发达带来的生活不便捷,他们似乎很少与外界联系。但是,那次去牧区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记忆和深刻的思考。辽阔的草原上骑马纵歌、入夜的草原篝火熊熊,悠扬的马头琴声,热情的祝酒歌,醇厚清香的奶茶和手把肉烤全羊,这些大概都是蒙古族牧民的独家记忆。那次,我也真正的感受到了艺术源于生活,草原上的民歌艺术来源于草原上的生活。草原上的生活包括:属于自然界的蓝天白云;属于牧民的牧场、马群、羊群和蒙古包;属于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套马杆、收牧草、熬奶茶、做奶豆腐等等,以上这些都是蒙古族民歌的素材来源,他们用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他们每天与牛羊为伴,放眼望去就是辽阔无垠的草原,头顶便是广阔的天空。试想,当你一下午静静地坐在草原上,看着身边的牛羊在身边吃草,草原和天空无限延伸,到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内容也非常丰富,有描写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ma/caoyuan、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都生动地反应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当然,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某某,多用汉语演唱。

在蒙古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族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共同谱写了蒙古族民歌的华美篇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草原上的天籁——关于蒙古族民歌的感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