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课时
课题
《草原就是我的家》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二12
授课时间
2022.4.12
教学内容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歌曲为四二拍,A羽六声调式(加变宫), 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第三乐句中八度音程大跳和附点节奏,是本首歌曲的难点乐句。其中八度音程给音乐带来豪迈的气势,从附点节奏的音乐表现中体会自信得意的情感。可以通过模仿从高到低甩马鞭的动作,辅助演唱八度大跳的音程,或用柯尔文某某辅助练习。通过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表现蒙古族小朋友的自信得意。歌曲旋律明朗豪放,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真挚的情感;节奏较为整齐,使得歌曲简单、易某某;歌词朗朗上口,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应以激发和培养对音乐兴趣为主,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进行直观教学。
本节课的上课班级为二年级12班,具体学情分析如下:
二年级12班学生共38人,热情好动,好奇心强,具备基本的歌唱能力。经过两年的学习及对于课堂常规的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了较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对于音乐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学生目前已掌握本阶段应知应会的音符、节奏、节拍等基本音乐知识,能够识读字母谱并做出对应的柯尔文某某;简单掌握四二拍、四三拍的指挥图示,能够对指挥拍作出反应并跟随音乐打稳定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知音乐要素;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碰钟、三角铁、响板、双响筒等打击乐器。但本课涉及的蒙古族音乐风格,此前学生并未过多的接触过,因此学生比较缺乏对蒙古族音乐的认知。
预测问题:
1、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对内蒙古名歌作品了解还很少,不能表达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2、在节奏的掌握上部分学生还有困难,还需进一步的练习与提高。
3、学生歌唱气息的控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歌曲学习,使学生感受绿色草原特
有的生命活力,体验蒙族特有的风土人情,关注自然环境与社
会生活,感受表现牧民生活的乐曲情感。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草原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通过律动、节奏接龙、旋律接唱等,熟悉并学唱歌曲;通过速度的变化,对比体会音乐不同情绪。
知识与技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草原的美,锻炼学生即兴表演的能力,能够用语言、舒展的歌声、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听、唱、跳、说来体验蒙古音乐、表现蒙古音乐、感受蒙古音乐的独特魅力。
2.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1、能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歌曲中含有大跳的旋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听享受、领略草原之美
阶段目标:创设情境,感受草原风情,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1.1—欣赏草原风情视频熟悉旋律,
1、观看视频欣赏草原风情的同时,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2、师生共同描绘欣赏感受到的草原风情。
观看视频,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领略草原风光,熟悉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旋律,导入本课。
(二)充分体验、探寻草原之韵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2、指导学生用改变速度的方式表现歌曲意境
活动3.2—乐器伴奏
1、选择适合演奏歌曲意境的打击乐器(碰钟、双响筒)
2、选择适合节奏,创编打击乐节奏型
活动3.4—完整表现歌曲
1、学生完整表现歌曲一一草原赞歌:教师丰富歌曲前奏,营造音乐意境。
通过改变歌曲速度,来体会歌曲所带来的不同情绪。
通过改变速度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音乐意境、音乐情感。
自主选择打击乐器及伴奏型,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四)留住美好,期盼草原之声
阶段目标:总结本课,希望能够主动了解更多蒙古族民歌,丰富情感体验。
活动4.1—小结
学生总本课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与改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