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6.2.3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6.2.3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给出的路线,自己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述和画简单的路线图,培养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二、目标解析
路线图描述的不仅仅是两个点的静态关系,而是物体在多个点之间的运动过程。除了整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之外,其他点都既是某一段路程的终点,也是下一段路程的起点。教材通过学生对话的方式,给出了分段描述的示范,使学生明白方向与距离的描述是具有相对性的,并掌握在描述每一段路线时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起点在哪儿?终点在哪儿?沿着什么方向?移动了多少距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的路线,自己画出路线图。??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口算
(二)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根据平面图,在作业纸上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平面图,在作业纸上完成下列问题/
????(1)医院在图书馆_____ 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2)图书馆在医院_____ 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3)动物园在图书馆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 m。请在平面图上标出动物园的位置。
????反馈:第(1)题和第(2)题的区别是什么?
????? ?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复习三方面内容:1.在平面图中,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2.方向的相对性;3.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为下面学习描述和绘制简单路线图做准备。
??(三)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1.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1)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台风是怎么变化的?
????师:沿正西方向移动,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移动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我们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生:把台风生成地作为参照点,发现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PPT课件演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2)师:到了第一站之后,台风改变方向了。(PPT课件演示:然后改变方向)。它是怎么改变方向的、移动了多少距离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来的?移动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了?
????师:同意他说的吗?再请个同学来说一说。(PPT课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我们刚才描述台风第一次移动时是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的?我们发现两次移动,描述路径时,参照点是不一样的。
????(3)师:到达A市后,台风又改变方向了,接下来是怎么变的呢?(PPT课件演示: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同样他说的吗?再请同学来说一下。
????师:这次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PPT课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最后又改变方向了,怎么移?(PPT课件演示:最后又改变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面反馈时去分析。讲比例尺时,重点要讨论一下,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比例尺。)
??? 2.?自己动手尝试画。
??? 3.?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分析自己画的方法。重点解决:“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以哪个点为参照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 以哪个点为参照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描述路线图时做得比较细致,学得比较扎实,所以在绘制路线图时,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动手尝试,根据学生画的结果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再次体会、理解“参照点变了,移动方向和距离也随之变化”。
当堂检测:见课前研究学习P36。
作业布置:
(七)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6.2.3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