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九年级焦耳定律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焦耳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电能、电功率知识后及时地安排了本节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教材在学生知道了焦耳定律以后,及时地安排了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的新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为下一节安全用电的教学做了某些知识准备,本节课在全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 知道焦耳定律
● 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也就是焦耳定律)
难点:推导公式Q=I2Rt以及Q=W=Pt
二、说学情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第十七章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通过本章前两节的教学,学生对电能、电功率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心理方面,学生对很多科学问题总是有很浓的兴趣,很想探究这些问题,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探究教学法 2.谈话教学法
四、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2.理论联系实际法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学生生活实际中的场景(认识生活中的电热器),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用电器通电以后会产生哪些现象?它们实现怎样的能量转换呢?"由此得出电流的热效应.
(2)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用课件展示电炉丝工作时的图片,由"电炉丝与导线发热的不同"的现象提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最终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接下来让学生讨论"当一个物理量被猜测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应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3) 理论推导,加深理解
教师使学生明白焦耳定律即可以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来也可以通过电功率和欧姆定律推导出来,这对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来学习、研究物理问题也有一定的作用。
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消耗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Q=W=Pt=UIt=IR×It=I2Rt
=U(U/R)t=U2/Rt
(4)分析总结,得出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论,综合得出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
(5)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焦耳定律来回答“电炉丝为什么很热而导线不热”的问题。通过对课本的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明白解题一般过程(已知、求、解、答)。
(6)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电热的用处和危害,提高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情感教育:积极利用电热有利的一面,努力防止电热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便。
(7)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得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认识了什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
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
作者:教育事儿
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afdb773abfd126fff705cc***92e593d.html
来源:百度文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九年级焦耳定律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