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班级心理委员制度
一、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如下:
1.在同学中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
3.对心理学感兴趣,且对心理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4.为人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5.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6.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二、班级心理委员的的工作职责
1.组织班上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定期在班上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并作好相应的总结和记录;
2.定期参加心理咨询中心召开的心理委员会议,并将会议有关精神传达给同学。负责收集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信息,掌握本班同学心理健康状况,并向心理咨询中心做定期汇报;
3.努力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专题学习和交流活动。
三、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
1.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与本班同学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班主任,或心理咨询室。及时推荐、介绍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学生来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
2.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学工处或心理咨询中心反馈,并协助有效防止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3.通过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班级活动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结合班级现状开展调查研究,设法消除本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改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5.参加心理委员的业务培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