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体会与收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体会与收获
陈某某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 “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 “ 以学科为中心 ” 转移到 “ 以学生为中心 ” , “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 ,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 “ 自主学习 ” 。所谓 “ 自主学习 ”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可是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差,如何依靠自身条件,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近年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谈谈收获和体会。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欲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 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 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轻松愉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搭平.建台。让他们敢问敢发言,轻松地从事数学活动、交流数学经验。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另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还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创设教学情境,这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无疑会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二、改变教、学的方式,引导自主学习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达尔文有句格言: “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 如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本身的规律和奥秘,在教学中改进教法,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 “ 小数的乘法 ” 时,我将一些道具带到课堂上。我先拿出一个孩子们都很喜欢的风筝,然后对孩子们说: “ 同学们,大家看到了,我这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风筝。大家想不想要? ”“ 买一个这样的风筝需要 6.5 元钱,看大家能不能算一下我要买 3 个需要多少钱?我要把风筝送给今天算得最快、方法最妙的同学,谁有信心? ” 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都忙着算起来。一会儿,学生得出如: 6.5+6.5+6.5=19.5 (元); 6 × 3=18 (元) 5 × 3=15 (角) 18+1.5=19.5 (元); 6.5 × 3=19.5 (元)等算法。虽然结果都一样,但是算法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在肯定大家结果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认识到乘法最简便。继而在以前学习整数乘法的基础上,结合刚才同学的做法,讨论小数乘法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然后在小组内和班级中交流自己的学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严格的要求,鼓励学生不怕麻烦、不怕吃苦,要有顽强的意志力。
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首先我给学生拿出 3cm 、 4cm 、 5cm 、 6cm 、 7cm 、 8cm 、 9cm 、 10cm 等不同长度的小棒,要他们在桌子上摆出三角形,看能摆出几个三角形。因为数字多,组合又多,我观察到有的学生就耐着性子不断尝试,而有的学生一会儿就表现出厌烦情绪,自主学习过程中就开始表现出漫不经心,甚至彻底放弃。这个时候,教师要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要给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从而保障其顺利地完成自主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体会与收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