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本文由用户“90年代古董姑娘”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02 09:41:49 举报文档

以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2021版)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导论

1、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某某。这是一个历史性决 策和历史性贡献,体现了党在政治上理论上的高度成熟、高度自信。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 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某某,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 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地位不动摇。

2、 如何认识“两个大局”相互激荡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答: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必须深刻理解、统筹 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同步交织、相互 激荡,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最显著的特征,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需要牢牢立足于这个战略 基点。

历史的纵深,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这一伟大梦想贯穿改革发展稳定、 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全领域全方面,是需要全局谋划、全面推进、全过程发力的战略 工程。我国己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 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发展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面临难得 的历史机遇。同时,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实现这一历史宏愿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 考验。这些风险考验,既有来自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新要求,又有风云变 幻的国际形势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新 表现。一是国际力量对比的革命性变化前所未有。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常来新陈代 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三是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逆全 球化思潮持续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 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越来越难以为继。

在“两个大局”的深入交汇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世界大变局加速变 化。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不少可能冲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的风险隐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可能持续低迷,我们将面对更多逆 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这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大挑战,同时也带来大机遇。变局中危 和机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失去了机即是危。努力在这场未有之大Y 局中把握民族复兴 的航向,就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 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趋利避害中奋勇前行。

3、如何理解“九个必须”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答:习近平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 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 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 个必须”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 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九个必须”的认识,源于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未来, 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 意义。它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 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置身民族复兴的关键 阶段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进新时代、再创新辉煌,需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 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践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为什么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答:社会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起着主 导作用。科学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历来是我们党认识社会发展阶段和制定大政方针、发 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既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基本依据,也是我国迈进新发展阶段的内在根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它意味着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成为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主要任务。立足当下,只有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才能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

一是要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要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党和国家工 作。三是要把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既要科学把握“两个没有变”,同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也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既不能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 阶段,从当前实际出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又体现了诸多与 时某某的新特征,具有许多鲜明的标志。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状况既是勘定社会发展时 代坐标的重要依据,其新变化本身也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时代之新,在于党的理论创新实现新飞跃。伟大时代呼唤伟理.大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 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谱写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新篇 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升华,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 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之新,在于党和人民事业确立新目标。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 期,总是与时某某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引领觉和国家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进一步 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 我国发展条件,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又将实 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某某。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某某,明 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

新时代之新,在于中国和世界关系开创新局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当代中国己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 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更加自信地敞开胸怀、 拥抱世界,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丐世界深度交融中不断发展壮大,国际影响力、感召 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新时代之新,在于中国共产党展现新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 一步增强,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某某实现重大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呈现出崭新局面。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党 的面貌焕然一新。

3、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中理解新发展阶段?

答: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阶段,是 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 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进人新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这一跨越标志 着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之后,踏上朝着更加宏伟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在我国发 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中,深刻把握新发展阶 段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是一次伟大的长征,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 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 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 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4、如何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某某,是我们党围绕未来大约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目标作出的重大规划。制定这些发展目标,既充分考虑了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有利 条件,也充分考虑了风险和挑战,因而实现这些目标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把握的。它对于激 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的战略安某某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完整科学地勾画了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个战略安某某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进程来谋划,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和.兴中国人民整体福祉来谋划,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实际,对我 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新设想安.新某某。它将原定的第二个奋斗目标即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时间提前了 15年,同时第一次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描绘出宏伟蓝图, 并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使未来的 发展目标更加精准、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新的战略安某某明确了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远景目标,丰富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目标内涵,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更要.高求。

第二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 “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 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就是说,中国特色 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 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这些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基血脉,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中国版本”。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 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 发展的“翻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 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领导制度上,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 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国体和攻体上,实 行人民民主专和.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意识形态 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根本立场上,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有初心和使命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 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涉及我们党立党执政的根本性问题。 初心要回答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使命要回答的是“为了谁”,我要干什 么、应该干什么?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有初心和 使命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性质上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 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政党,具有特殊的理论优势。它以 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以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基础。因此,它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党追求自身 特殊利益的局限,以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敢于做、能够做其他政党政.和治力量做不了、做不 到的事。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以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创新理论中具有引领作用、 标志性意义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深入洞察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及其背后的历史规律,深刻阐 明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彰显了我们党传承中华文明、投身民族复兴的 责任担当,找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支撑,贯通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 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的昨天, 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性之大,在世界 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 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 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 破浪会有时”。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某某 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 前途光明,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这个目标。

4、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意义?

答:作为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某某,“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每一个“全面”都蕴含着重大战略意义,它们相互之间密切联 系,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我们党提出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鼓舞人心的战略谋划,是催人 奋进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这一战略目标,丰富了中国 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内涵,反映了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目标要求,意味着使命更光荣、任务 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的现代化强国时,我 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要前进, 就要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改 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全面从严治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法宝。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放松,是

我们党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进入新时代,继续夺取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关键要有一个钢铁般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 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 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部署,对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有重要保障作 用。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 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必须自 身硬”,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刻认识“四 个全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作为具有内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关系的统一体来理解和把握, 努力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要牢牢把握“三个一以贯之”?

答:“三个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 宽广视角,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理.大论和实践问 题的深入思考和把握。

第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

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 下去。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 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第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

党的一大创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党的自身建设历来关系重大、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 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党在什么意义和程度上实现了自我革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到什 么水平,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历史高度和实践深度。

伟大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党的自我革命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直接目的在 于使我们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使我们党始终走 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伟大社会革命召唤党的自我革命,它为党的自我 革命指引前进方向,提供广阔舞台。可以说,伟大社会革命、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 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就要跟进到什么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史,就是一部适应 社会革命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持续推进和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发展, 为党和人民事业提供根本保证,就是我们党为什么要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

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来引领和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就是要通过使党 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 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进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计划
  2. 五年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计划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案
  5. 终结性考试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试题(开卷)
  6. 学校关于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材使用的实施方案
  7. 终结性考试三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题(开卷)
  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试题论述题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结课论文封面 彩印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奉法者强则国强》教学设计
  12.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案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培训总结
  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5. 终结性考试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试题(开卷)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题目对照
  17. 终结性考试三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题(开卷)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作业模板(学生用)(1)

以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