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0-3岁婴幼儿教养》课程教学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0-3 岁婴幼儿教养》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0-3 岁婴幼儿教养》是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本课程是研究 0-3 岁婴幼儿的日常生活及其发展状况,揭示 0-3 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探讨 0-3 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及与 3-6 岁幼儿教育的衔接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研究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现象、规律与指导等问题,旨在促进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融合了人类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重要内容。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儿童早期教育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共54 学时,于第三学期开设。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早教基本理论与早教实践两大方面,基本理论部分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营养、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实***与管理、0-3 岁儿童早期教养环境、集体教养机构中早教活动的组织与指导、面向家长的早期教育指导、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筛查和干预等。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早教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增进对 0-3 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的深入认识,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并且能够提高早教指导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任。本课程与本专业领域的其他课程相互衔接和配合,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为理论基础,并且基于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和重要途径的特点,本课程又为以下后续课程提供依据:包括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以及选修课程《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和《幼儿艺术教育》。因此,《0-3 岁婴幼儿教养》的教和学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融会贯通,避免和后续课程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 0-3 岁婴幼儿的相关知识,还要能实际运用,能够在教育实践工作中适宜地指导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讲授 0-3岁婴幼儿的理论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基础理论,获得开展婴幼儿早教工作的必要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理论分析能力。
2.加强实践环节和实训,通过深入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真实情境,亲身观察和指导婴幼儿教育活动,在实践教学中丰富学员的早教经验,提高学员指导早教的实践能力。
3.结合当地早教的现实,充分运用婴幼儿早教案例进行教学,让学员了解婴幼儿早教的现状与问题,并尝试解决早教指导的实际问题,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采取多种媒体支持下的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教师远程导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理论传授与实践修为相结合的远程教学形式。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面授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理论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特别强调实践教学和实训操作,重视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获得的学习体验,充分利用当地学前教育机构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研讨式学习,积极参与网上教学互动,在远程导学下联系自身工作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能力。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八章特殊儿的早期发现、筛查和干预
【教学要求】
1.了解特殊儿童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方法。
3.掌握常见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筛查和干预
【教学内容】
8.1特殊儿童的概念和分类
8.1.1特殊儿童的概念
8.1.2特殊儿童的类别
8.2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8.2.1早期干预的概念
8.2.2早期干预的原则和方法
8.3常见特殊儿的早期发现、筛查和干预
8.3.1注意缺陷多动症
8.3.2婴儿孤独症(自闭症)
8.3.3发展迟缓 (智力低下)
8.3.4语言发育迟缓
8.3.5进食、睡眠、大小便以及性行为发面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0-3岁婴幼儿教养》课程教学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