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本文由用户“习史英”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02 09:44:4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普通高中化学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普通高中化学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2017年9月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将面临新课程改革,使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现把新课程标准与2004版旧课程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制定策略,以便更好地完成新情境下的教学任务。

一、新旧化学课程标准内容对比

/

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部分,该标准帮助我们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学科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水平划分,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该标准不仅要在引导教师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中发挥作用,而且要在帮助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学业评价、指导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中发挥作用。

二、新旧教材课程结构对比

/

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结构的调整,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同时,强化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适当压缩必修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提高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精选必修内容,以强化共同基础。同时,尽可能呈现不同类别和水平,为学生选择课程提供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必修、选修内容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考试招生的对应关系。基本思路是:必修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选修I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和高考;选修II由学生自主选择,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体现。这样的结构安排,既坚持了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也较好地实现了教与考对接协调,方便教,方便学,方便考。

三、新旧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对比

新课程标准

旧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高中化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来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

 高中化学通过课程模块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发展。



相比旧课程标准,本部分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四、新旧化学课程标准中“学分与选课”对比

新课程标准

旧课程标准





学分设置

 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修Ⅰ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选修Ⅱ课程包括3个开放式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必修包括2个模块,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选修包括6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





选课要求

 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化学课程,学业水平考试以必修课程内容要求为标准,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要意义。





主题3: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



3.1 聚合物的结构特点

了解聚合物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识单体和单体单位(链节)及其与聚合物结构的关系;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2 生物大分子

了解淀粉和纤维素及其与葡萄糖的关系,了解葡萄糖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应用;认识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知道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系;了解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功能。



3.3 合成高分子

认识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普通高中化学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