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语文梅某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4.梅某某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某某、缕缕幽香、腮边、白某某、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难点
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某某、缕缕幽香、腮边、白某某、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出示课件2】课件出示梅花的图片,并配字幕: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2.播放完毕后引导谈话:
同学们,欣赏了优美的梅花图片,阅读了图片下的字幕,你想到了哪一首古诗?(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古诗,你了解到什么?(这首诗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3.总结导题:在我国,梅花,因为它所代表的品格,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这节课,我们就和作家陈慧瑛一起,通过一篇课文,了解发生在一位华侨老人身上的与梅花有关的几件事,感受这位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板书课题:梅某某)学生齐某某课题。
4.交流解题:
(1)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某某”就是梅花崇高的精神。)
(2)弄懂了课文题目的意思,再来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些什么?(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崇高精神?作者围绕梅花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标记。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某某。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描写了与梅花有关的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因梅花而想到外祖父。
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回忆与梅花有关的一些往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一层(第2—3自然段):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和他所珍藏的梅花图,表现了外祖父时刻思念祖国。
第二层(第4—15自然段):写临别回国前,外祖父送给 “我”梅花图和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赞扬梅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老华侨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照应开头,写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赞扬华侨的爱国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喜爱,体会到这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二、借助课件,补充资料。
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让学生欣赏梅花的图片并朗读感悟与梅花有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在吟咏古诗词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过高,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过长,教师参与课堂活动所涉及的内容过多。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自由的空间。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在主动探究中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并自觉得到情感的熏陶。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小学语文梅某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