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社保综合柜员制成效与问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社会保险综合柜员制建设成效
与存在的问题
市人社局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获得感”的发展思想,以“互联网+人社”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结合全省“互联网+人社”建设规划和我市全面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工作方案,按照“一制四化”(网厅业务一体化、业务财务一体化、业务档案一体化、公共服务多样化)的设计理念,整合社保、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联网数据库,在对现有核心系统的数据升级改造基础上结合业务合理下沉,网厅等配套综合业务平台建设了面向全体参保对象、全面覆盖各险种的综合柜员制信息管理系统。
一、取得的成效
1.整合资源,简化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由于业务集中前台办理,一站式办结,群众不再多跑路,办事环节和办理时限高度压缩,没有必要的证明材料及风险较高的材料被有效清理,业务办理前后传递更加顺畅;其次,前后台实现人员整合,人力资源得到优化,不再分科室或出现季节性忙与闲的差异,对参保人提供有效服务的时长增加,经办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窗口服务标准化,提高了服务质量。窗口经办服务更加规范有序,经办人员按标准办事、按标准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经办整体工作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3.“综合柜员制”建立内控机制,保证了基金安全。加强业务经办各个环节的管控、事中事后的监督对于实施综合柜员制至关重要。综合柜员制由于实行了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内控原则,使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务质量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升必然伴生内控机制的强化,甚至可以认为内控管理的成败决定了综合柜员制的成败。现我市综合柜员制风险层级设定仍有不合理之处,对风险的动态分析和实时监控仍然缺乏;对区县经办机构而言,本身人手不足造成的复核审批层级不完善问题就更为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结合“看得懂、算得清、好办事”政策,各社保经办机构对常规业务进行再次梳理汇总,对运行不够顺畅的业务重新进行流程分析和设定,并将补费、退休待遇领取等较复杂业务以流程图形式在政务大厅告知办事群众,避免群众因流程不熟多跑路。
2.在流程重构中做好内控稽核,对风险较高的业务做好必要措施。遵循“业务下沉,管理上移,管办分离”的原则,采取业务经办下沉基层经办机构办理,管理***机构,实施管理权限与业务经办分离的方式做好各项业务的风险点梳理和风险等级分类,建立三级审批制度,即柜员接件人员初审后,由稽核人员把关复审,主管领导签批后,再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如此便将内控机制融入业务常规经办流程中去,对业务经办进行事前预警和控制,实现对风险点的实时管控并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动态分析再次有效调整办理流程。
3.明确业务与档案一体化管理,业务档案整理归档以电子业务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根据自然日期分类归档。每位前台接件人员在当月集中处理后台事务性档案工作,本着“谁经办、谁收集、谁整理”的原则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及时做好业务档案的归档入库工作。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社保综合柜员制成效与问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