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八年级(上)复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八年级(上)复习题
1. 动物大约有( )种,可分为( )和( )两大类;( ),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统称为脊椎动物;前者从低等到高等分为( )、( )、( )、( )、( )、( )、( )七大类,后者分为( )、( )、( )、( )和( )五大类。
2.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 )、( ),代表动物有( )、( )、( )、( )、( )。
3.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 ),代表动物有( )、( )、( )、( )。
4.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 ),代表动物有( )。
5.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 )、( ),代表动物有( );蚯蚓靠( )来呼吸,靠( )来完成运动,靠近( )的一端为前端。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 )、( ),代表动物有( )。
节肢动物的种类是( ),节肢动物可分为( )、( )、( )和( ),其中( )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节肢动物的代表动物有( );( )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身体分为( )、( )、( )三部分。身体外有一层坚硬的( ),作用是( ),昆虫的主要特征是( )、( )、(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四大家鱼指( ),鳙鱼俗称( )。
鱼的体形为( ),作用是( )。体色为( ),是一种( )色。鱼的感觉器官为( )。鱼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鱼的体表有( ),能分泌( ),起到( )的作用。鱼用( )呼吸,用( )调节比重。用( )游泳。鳍分为( )五类。( )有( )的作用,( )鳍可以( )。鱼在水中通过( )游泳。
鱼在水中生活,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一是( ),二是( )。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 )、( )、( )、( )。
海马是鱼类。( )
13. 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是( );主要特征是( ),代表动物有( );大鲵又叫( ),现存( )的两栖动物,是我国( )保护动物;蟾蜍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 ( )。
( )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 )、( )、( ),代表动物有( )。
鸟的体形是( ),作用是( ),翼呈( ),有利于( ),鸟的( )和( )发达,利于( ),鸟的直肠( ),利于( ),鸟的食量( ),原因是( ),鸟用 ( )呼吸,而气囊的作用是( )和( )。鸟类具有特殊的( )呼吸。
鸟类减轻体重的结构:( )、( )、( )、( )。
鸟的主要特征:( )、( )、( )、( )。
恒温动物:( ),例如( );
变温动物:( ),例如( )等。
19.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 )。草食性动物有( ),肉食性动物有( ),门齿有( )的作用,臼齿( ),犬齿( )。哺乳动物特有的一结构是( )。哺乳动物用( )呼吸。兔子与人相比,( )发达、增大( )。
20. 运动系统是由( )三部分组成,骨的作用是( ),关节是( ),骨骼肌是( ),关节是由( )五部分组成,关节腔中有( ),作用是( ),关节软骨的作用是( )。
21.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 ),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 ),骨骼肌有受( )而( )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 )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着(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 ),屈某某,肱( )头肌收缩,肱( )头肌舒张,伸肘时,肱( )头肌收缩,肱( )头肌舒张。
22. 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在( )骨上,或者可以说一组肌肉的两端( )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 )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23. 运动并不是仅靠( )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 )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24. 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 )。另一类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称为( )。例如:小袋鼠出生后爬向母袋鼠育儿袋、美国红雀喂鱼、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都为( ),而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都为( )。
25.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
26.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例如( )等,都有社会行为。
27. 动物的( )、( )和( )等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8.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三大作用:( )、( )、( )。
29.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 )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 )( )的关系。
3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 )来防止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 )、( )、( )等;生物防治的好处是( )等。
31. 科学家模仿生物的某些( )和( )来发明创造各种( ),这就是仿生。
长颈鹿——( )、 蝴蝶——( )
蝇的复眼——( )、蝙蝠——(雷达)、人脑——( )
蛋壳(龟壳)——( )、 萤火虫——( )
32. 细菌菌落比较( ),表面( )或( ),真菌菌落一般比较( ),呈现( )等颜色,菌落常某某( )、( )或( )。
33.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 )、( )、( )、( )。
34.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是(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备条件有( )、( )、( )。
所有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是一样的。( )
35.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的是( )人( ),细菌有( )、( )、( )三种形态;( )国人( ),提出了( )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还发现了( ),他还做了一个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 ),后人称他为( )。
36. 细菌是( ),基本结构有( ),附属结构有( ),(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 )有较( )的抵抗能力。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分裂公式为( ),细菌体内(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生活,并把( )分解为简单的( ),所以细菌是生态系统的( )。
36. 大型真菌有( )等。
37. 真菌的主要特征:①( ),例如( )是多细胞,( )是单细胞;②都具有( );③生活方式为( );
④靠( )繁殖;⑤都由( )构成,酵母菌没有菌丝。
38.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是( )。
39.青霉是( ),孢子排列成( ),青霉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
40. 蘑菇是由( )构成,子实体是由( )构成。
41. 酵母菌的发酵原理:①有氧发酵:葡萄糖(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②无氧发酵:葡萄糖( )→二氧化碳 + 酒精 + 能量
42. 乳酸菌无氧发酵原理:葡萄糖( )→二氧化碳 + 乳酸 + 能量
43.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 )。
44.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有(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有( )。
45. 地衣是( )与( )共生形成的,藻类通过( )为真菌提供( ),真菌可以供给藻类( );( )与豆科植物共生,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 )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 );在人肠道内与人共生的是( ),能够制造( )和( ),对人身体有益。
46. 酸奶和泡菜利用( ),醋利用( ),制酱利用多种( )。制酒和面食利用( )。
47. 食品腐败主要是因为( )和( )可以从食品中获得( ),并在食品中( )和( )引起的,防止食品的腐烂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或( )它的( )和( )。
48. 食品保存方法:蘑菇( )、腊肉类熟食( )、果脯( )、咸菜或咸蛋( )、袋装或盒装牛奶( )、袋装肉肠( )、罐头( )。
49. 有些( )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 )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随着抗生素被滥用,细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 ),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称为(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 )内,利用其( )的特点,大量生产( );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 )可把污水中的( )分解,产生( ),甲烷是( )的主要成分;有些细菌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使污水得到净化。
50.( )国( )学家( )发明了( )。
51. 病毒比细菌( ),用( )才能看见;病毒分为( ),细菌病毒又称为( );病毒不能( )生活,必须( );病毒结构( ),( )细胞结构,由( )组成;病毒只能( )在( )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 ),这是它的繁殖方式;病毒对人既有( )又有( )。
52.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 )和( )等方面的特征,分类是为了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关系和( )关系,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在被子植物中,(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53.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共同特征越(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共同特征越( )。
54.( )著名的( )学家( )写了一本(《 》),书中提出植物命名法------( )。
55. 生物多样性包括( )、( )、( ),其中最直观的是( ),最实质的是( )。
56. 我国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 )位。我国是( )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 )。
57.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 )。 ( )
58. 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 ),自动调节能力越( )。
59.( )、(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除此之外,其他的有效措施是建立( ),我国( )的颁布和实施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60. 我国特有珍稀的动物有:( )、( )、( )、( )、( )、( ),其中中生代“活化石”的是( ),水生哺乳动物的是( )。
61. 我国特有珍稀的植物有:( )、( ),其中是“活化石”又是裸子植物的是(水杉);是“活化石”又是中国鸽子树的是( ),它是( )植物。
62.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 )等。
63. 自然保护区是( );( )自然保护区,保护( );( )自然保护区,保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计两个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⑴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
方案一: ;
方案二: 。
⑵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
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 ,你如何证明?
。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八年级(上)复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