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动态成本管理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动态成本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项目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加强动态成本控制,建立动态成本监督预警机制,及时科学的反映项目成本变动情况。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产业发展事业部所有区域动态成本管理工作。
三、动态成本管理
(一)区域成本部必须依据已签订的目标成本,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业务活动进行连续监控,负责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监控管理。
1.动态成本报表按照总部工程成本中心《动态成本报表》
2.按月统计汇总合同台账,并按照签订合同的承包范围及价款分类归集到各成本科目,编制已发生成本。
3.按照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管理制度要求完成台账的登录。
4.按照调价(工程材料、人工调整、暂估项调整等)相关合同条款完成台账的登录,根据认价项目归集到相应的成本科目,编制已发生成本。
5.营销推广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本化利息按照财务确认费用计入已发生成本。
6.每月25日完成本月动态成本上线报批工作。
7.动态成本管理流程如下:
(二)区域成本部监控成本变动情况,分析变动原因,及时发布成本预警,制定并督促改进措施的落实、评价、考核激励。
四、动态成本编制原则
(一)定义
1.动态成本 是在某一时点项目已发生和待发生成本的合计,预测项目结算成本。 动态成本=已发生成本+待发生成本
(1)已发生成本=合约价款(含内部合约)+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调价+其它
(2)待发生成本
①没有签订合同的项目,预计本项目要发生的费用。
②已签订合同的项目,未发出变更或签证的指令,但预计要发生的变更或签证费用。
③其它影响成本投入的费用。
(二)编制方法
区域成本部每月25日前组织与相关部门核实上月25日至本月25日各类台账,保证各类台账的完整及准确性。
1.《合同台账》的编制
区域成本部建立完整的《合同台账》,严格按照合同台账模板对签约合同进行统一分类编号汇总,每月25日前盖章完毕归档的合同均应计入本月动态成本。
2.《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台账》的编制
区域成本部每月25日前与相关责任部门核实设计变更台账、工程签证台账,已报已审项目根据确定金额及合同编号归集到相应的成本科目,形成已发生成本,已报未审、未报预估项目记入待发生成本。
3.《材料认价台账》的编制 区域成本部按照工程材料认价的相关规定及要求编制《材料认价台账》,每月25日前双方盖章确认的材料认价单引起的费用记入已发生成本。
4.《结算台账》的编制
区域成本部负责以合同为归集单位建立各项目《结算单台账》,每月25日前双方盖章确认的结算单记入已发生成本。
5.《动态成本报表》的编制
(1)动态成本报表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台账》、《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台账》、《材料认价台账》《结算台账》及预计的待发生成本。
(2)将更新后的“合同价款(内部合约)”+“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费用”+“材料认价”+“待发生成本”形成项目的“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差额对比,形成完整的《动态成本报表》。
(3)合同、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费用、调价(工程材料、人工调整、暂估项调整等)、结算单等费用拆分原则:进行台账登记时,应按目标成本所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对此类费用进行分类记录,并链接到《成本明细表》相应表格内。
(4)待发生成本估算:参照合约规划进行。
(5)节余成本释放原则及方法:
①同一科目内单项合约规划包含合同结算完毕,确认不再发生后,可将节余成本释放。
②内部合约需区域投资发展部门出据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二)区域成本部应按时对动态成本数据认真编制及审核,上报的编制成果与审核后成果,每出现一项错漏,处以每项50元的经济处罚,最高不超500元。
(三)区域成本部需按时上报动态成本表,当月延迟上报的区域,完成时限直接和绩效挂钩;当月未报或拒不上报的,给予区域成本负责人500元的经济处罚。
八、附件
1.动态成本报表
2.成本释放测算台账
3.成本清查工作分类表
4.成本预警方案(评价表)
5.预备费使用审批单
6.动态成本审批表
7.成本预警审批单
九、解释权限及生效日期
本制度由总部工程成本中心负责编制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动态成本管理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