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成人化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危险的。通过观察发现,被调查的四所幼儿园中,有几***,贴满了国旗、国徽,甚至有个班级贴上了中国地图,而班内幼儿在进入活动区域时,需要教师的指令才会勉强进入此区域。幼儿园德育受到了政治方面的影响较大,在部分内容上存在着大而空的现象,严重脱离了幼儿实际和生活实际,幼儿园往往过多地从上层建筑和大人的意图出发来组织内容,把孩子当作简单的容器进行教育,而忽略孩子的接受。教育的内容由于成人化,所以比较枯燥不适合孩子;同时由于德育内容的成人化也决定了德育内容的表浅化,重视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化,不能真正深入到幼儿中,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 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开始发生和形成的时间以及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依此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有关键的转变年龄,即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是指心理现象发展质的飞跃期,在这期间,儿童对某种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某种心理现象形成和发展特别迅速。例如,现代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时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奠基阶段。幼儿各种品德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只有依据幼儿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的德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小、中、大班幼儿对社会规范的内化依次处于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不同的内化阶段受制于不同因素,需要不同的条件。小班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处在依从阶段,他们对责任的意义并不理解,只是根据成人的外在要求和标准做出相应的责任行为,在这里成人的要求及其对相关要求做出的反应对幼儿的影响最大。中班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处在认同阶段,这时他们对责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不深刻,还没成为自身的一种信念。因此,在中班重点培养幼儿的责任认知能力对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影响最大。大班幼儿的责任心发展处在信奉阶段,此时幼儿的责任心已经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基本摆脱了对成人权威的畏惧,但还缺少情感力量的支持。此时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德育内容单一化
访谈中发现,较多的幼儿教师对德育内容的了解不全面,认识模糊,存在一定偏差。近年来, 有的学者又提出, 德育的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亲社会性行为培养等四个不同层次的部分构成。这四个层次的教育内容分别反应了人的社会特性构成的四个方面: 政治特性、哲学特性、道德特性、和合群性。其中合群性(亲社会性行为) 的培养是整个德育中最基础的层面,也是幼儿教育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但在我们调查中发现, 四所幼儿园都将普通教育学领域中的德育内容投射到幼儿教育德育领域中, 即为“幼儿德育即品德教育, 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 幼儿教育是“用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对幼儿进行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的教育。”从中, 我们不难看出, 在教育学范畴中, 道德品质教育甚至是思想意识教育构成了幼儿德育的基本内容, 合群性教育没有被引入到幼儿教育中。
所谓“合群性”, 是指在人群中生活的基本态度与能力。有学者提出, 虽然一个人合群性的强弱, 往往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但是, 培养在人群中应有的健康态度和能力, 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 合群性是社会性的低级的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部分。低级层面的社会性发展内容, 是高级层面的社会性发展内容的基础。而目前的德育内容, 是跨越基础层面, 直接进入高级层面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教育。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
的时候,教育幼儿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服从集体利益。
幼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一是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庭、
爱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应从具体事例人手,激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
爱家庭和爱幼儿园的情感。二是爱人民、爱生活的教育。教育幼儿从爱父母、老
师和同伴开始,逐渐扩展到爱邻居、爱各行各业为自己服务的人;从爱家庭、爱
幼儿园开始,逐渐扩展到爱社区、爱家乡。三是初步的爱祖国的教育。教师不仅
要引导幼儿掌握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基本常识,而且应从自然
(祖国的自然环境、国土资源)和祖国人民两个维度,激发和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
感。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