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03-03《操作计算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3课 操作计算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单元的第3课,前两节课主要是接触常见的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启动和关闭计算机、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是一节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课,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操作的起始章节,是理论与操作的衔接。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掌握鼠标器这些简单的基础操作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突破口。因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零基础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同时存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2)认识桌面和桌面上的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鼠标指针。
(3)学会将右手按正确的方法摆放在鼠标器上。
(4)了解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5)能够熟练进行指向、单击和右击操作。
(6)能够正确完成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2.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学习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通过“七巧板”游戏熟练使用鼠标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启动、使用和关闭计算机,养成节约能源、爱护设备的良好操作习惯。
4. 行为与创新
学会观察、勤于思考,通过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在计算机系统和“七巧板”游戏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细节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系统,掌握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2. 难点: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导入课题,了解系统软件”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强化了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初步感知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是顺利操作计算机的前提。在“动手操作,启动计算机”环节,学生开展小组实践活动,对照图片,结合教材一起去探秘“桌面”上的奥秘。在“分步探究,操作鼠标器”这一环节,通过对核心问题的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重难点,再借助“七巧板”程序,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在“小组探讨,关闭计算机”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系统软件
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需要安装各种软件,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一款常用的系统软件。Android、iOS也是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板书课题:操作计算机)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强化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初步感知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是顺利操作计算机的前提。
(二)动手操作,启动计算机
如何操作计算机呢?让我们从启动计算机开始吧。
活动1:成立探索小组,规范操作启动计算机
1. 说一说你在家是怎么启动计算机的。
2. 用规范的方法启动计算机。
小结:开机后应先打开显示器按钮,再打开主机按钮。
启动Windows后,屏幕上会出现待机画面,这就是Windows的“桌面”。
活动2: 认识桌面
图1
1. Windows的“桌面”上有很多元素。让我们看一看图片介绍,认识它们。
2. 对照桌面截图的注释,说一说每个部分的名称。
小结: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的名称各不相同,任务栏、鼠标指针、按钮将在我们使用计算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练习: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找。“鼠标指针”、“开始”按钮、“任务栏”“计算机图标”。
【设计意图】学生在启动计算机前,说一说打开计算机的方法。然后一起总结出规范的操作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牢牢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分工合作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同时看到执行效果,方便对比。
(五)回顾与展望
总结回顾:在探索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或者想法?
总结:回顾今天的探索之旅,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计算机展开,规范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帮助我们养成爱护计算机的好习惯;我们还掌握了正确的操作鼠标器的方法,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关于计算机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本课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要加强课堂监督,确保该环节的实效性,为培养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教案设计:易某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03-03《操作计算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