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因式分解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8.5 因式分解(3)教学设计
南照中心学校 张 军 2012. 4.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对因式分解的意义的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将多项式提公因式或利用公式进行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的形式和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 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有哪些方法?(1)提公因式法;
(2)运用公式法:a2-b2=(a+b)(a-b)
a2+2ab+b2 =(a+b)2 a2- 2ab+b2 = (a- b)2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哪些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12x3y2=3x3·4y2 (2)
(3) (4)
(5) (6)
【学生分组作答,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口答。教师点拨:左边是多项式,右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
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a2 - 25b2 (2)m2 - m+
(3)x2+32x+256 (4)y2
【学生分组作答,每组推荐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对各小组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二、例题分析:
由上面第一次小题的分解可以看出,在因式分解的过程中,提取公因式和运用公式两种方法要同时使用,看下面的例题: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b2 – ac2 (2)3ax2 + 24axy + 48ay2
分析:以上两题均有公因式可提,提过公因式后,能否还能继续分解呢?观察提过公因式的多项式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
【学生分组作答,由两个小组各推荐一名学生板书解题过程,教师对各小组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解: (1)ab2 – ac2 = a (b2 – c2) = a (b + c) (b - c)
(2)3ax2 + 24axy + 48ay2= 3a (x2 + 8xy + 16y2) = 3a ( x + 4 y ) 2
三、巩固练习: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 x3-32 x (2)9 a3 b3- a b (3)m x2 - 8 m x + 16m
(4)- x4 + 256 (5)- a + 2 a2 - a3 (6)27 x2 y2 – 18x2 y +3 x2
【学生分组作答,由每个小组推荐各一名学生口述答案,教师对各小组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数学活动
给出三个单项式:4a2 ,b2 ,4ab
(1)对上面的三个单项式相加减,将得到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写出两个即可)
(2)当a = 50,b = - 101时,求出所得到的多项式的值。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写出两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和求值。通过本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感悟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各小组先进行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
解题步骤:应先提公因式,注意要提尽,再应用公式。如果多项式为二项式考虑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题1:
解:
数学活动:
课堂小结
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及解题步骤
因式分解三步曲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演练探究、小组交流、探索归纳,并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的快乐,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让小组中学习最薄弱的同学发言,再到能力较强的同学发言,这样,既可以使薄弱的同学有一种压力,一定要多思多想。还通过组间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给小组中薄弱的同学的学生以帮助。教师不要太主观地一味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个奇迹。
以上设计,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们予以批评、指正。
谢谢!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因式分解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